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097次
· 10月28日,继续我们“本真课堂”的脚步,一行人来到了社头中学,聆听了社头中学高小燕老师和工作室成员王学俊同题异构的《从问题到方程》以及工作室成员王芳老师开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是中小学教学争议的焦点,如何做好中小学方程教学的衔接,从而引导学生思维方式转变,两位老师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了教学;而《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发展,它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并将有序实数对(数)与点的位置(形)结合,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 精彩的课堂之外,是深刻的探讨和反思,在朱华庆老师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展开:
· 一、上课老师谈教学设计和生成反思
· 高小燕:首先让学生尝试列代数式,再到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求天平中小球重量,紧接着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利用想一想篮球联赛体会列方程的简捷性、直观性。
· 王学俊:1、由天平引入到方程,让学生体会方程表示等量关系更明了;2、篮球联赛问题,多种方法:列举法;方程描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问题中有两个等量关系,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列方程,总结步骤 ;3、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4、建模:由实际问题——方程,方程编不同情境的问题。
· 王芳:改变一贯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口答,相关检测,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 二、4+n模式的点评
· 陈正亮:概念课,从引入到形成再到应用,方程小学早已学过,还学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高老师的课堂上,有两点值得大家思考:1、放手研究篮球问题时,超出预想,该如何收回?课堂资源合理应用,转移至另一种解法;2、如何让学生体会方程比算术更直接,更直观?王学俊老师的课大气,条理清晰,板书设计精妙……王芳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学,为教育延续性作准备,关键是选择自学内容时需针对学生素质安排。
· 赵林林:高老师语言幽默有激情,和学生走得很近,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都是找等量关系,本节课应突现本节课的难点,再去考虑其他方法,这节课的亮点是用代数式为列方程作准备。王学俊老师重难点突出,天平的引入,展示了等量关系,为方程作下铺垫,板书工整、严谨。王芳老师板块非常清楚,概念课可以以自学的方式开展,但对学生的学情应有一定的了解。
· 王琴:高小燕老师的课前练习和后面的列方程问题有一定的呼应,篮球赛问题方法太多花了不少时间,王学俊老师语言富有感染力,肢体语言比较丰富,从设计到练习连贯衔接自然,效果较好。王芳老师配以针对性问题及总结归纳都很到位。
· 马国建:连用几个“好得不得了”来评价这三节课,王学俊老师的小天平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列方程时可以用其它字母表示,不一定都得用x。王芳老师导入非常好,通过两条互相垂直的路引入横、纵坐标。以自学的形式开展这节课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高萍:1、用方程刻画数量关系,天平比语言更明确;2、本节课应体现顺、逆思维;3、天平描述,文字描述,数学语言描述(方程);4、较复杂的实际背景:如哥哥20岁比弟弟年龄的两倍多两岁,鸡兔同笼问题,方程清晰表示数量关系;5、为什么要建模,所有变是为了不变,抓住本质数量关系,给予不同的背景。比较与编实际问题时难易,再次比较了方程的优越性。
· 三、领衔人——吴粉连引领
· 1、肯定上课老师充分准备,评课见解的独到,工作室一年的开展,勿忘当初的规划,时刻提醒自己。
· 2、从问题到方程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小学主要用算术方法,列综合式较为麻烦,学方程的作用是什么?
· 3、一节课堂不能忽略谁在学习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勿包办,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学时老师设计的每个问题要有目的,“课堂学习不等于告诉教学”,“老师讲十遍,不如学生做一遍”,老师的讲解要富有针对性,把时间还给学生:①自主学习;②反复咀嚼;③自练自习。
· 这一次已是第十次活动了,每次活动都让人收获满满!“朴实、扎实、智慧、有效”是“本真课堂”不懈的追求,学会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324 | 本月访问: 4504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20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