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九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茅麓中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017次

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英语学习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茅麓中学英语组多年来一直探讨在英语课堂上,怎样通过语言的输入、内化和输出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方法。华罗庚实验学校片于2014125日在茅麓中学举行了九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华罗庚实验学校片全体九年级英语老师准时参加了活动,大家一起听课、评课、交流讨论怎样以不同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茅麓中学九年级陈瑞祥和潘红娟两位英语老师分别上了9A Unit7 Welcome to the unit 和 9A Unit7 Reading。茅麓中学校长王胜全程参与听课,研训中心史道群老师全程参与听评课交流,同时对九年级英语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下面是上课老师的反思和部分老师的评课发言。  

陈瑞祥老师的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内容是Unit7 Welcome to the unit。我首先为学生介绍了各种电影类型以及与电影有关的职业,并讨论适合自己的职位。本课教学的设计遵循了单元导入课教学的常规模式,以讨论学生业余活动导入话题,在情境中呈现各种类型的电影名称及特点的表达,之后我设计了一个任务,旨在让学生学会表达。同时,我在设计此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电影有关的职业,拓宽学生的词汇量,再通过对话操练并让学生表演。最后,我再用有关好莱坞话题引入EddieHobe对话,在学生熟读后,将对话改写成短文形式填空。最后加以总结,点出没有汗水就没有收获的道理。课后我通过反思和听其它学校老师的交流,觉得这节课尚有不足,偏重知识点讲解,有的地方稍作调整可以围绕目标更有效地实施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观摩学习,多总结反思。  

   

潘红娟老师的教学反思:  

这次我上的是九年级Unit7 Audrey Hepburn 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如何在一节课达到reading 1 的效果我也是思考了很多。  

在设计本课时,我不断地问自己,这节课我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够干什么?只有对教学目标彻底清楚,才能有计划地去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了解Audrey Hepburn 的一生。  

2.讨论如何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因为在前一节课已经讨论过与电影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我就从好莱坞入手,通过询问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来直接引出教学人物----Audrey Hepburn.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对她的一生有一定的了解,我就设计了先欣赏她的照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对她有一定的印象;然后在课文教授过程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以避免枯燥:老师呈现她的生平介绍;听录音;自主阅读;回答问题;完成表格;连词成句;听录音填单词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在这个过程中用英语来解释教材中出现的新单词,把单词放入语境中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思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完成第一个教学任务后,我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回顾她的一生,让学生对教材有整体的理解,同时引出第二个教学目标:What makes a great person? 学生讨论总结她成功的原因。  

   

  

朱林中学 詹凤娥老师  

两位老师共同特点是教学认真,教师有亲和力,教学节奏适当,有条不紊,一步一个脚印,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目标。  

陈老师上的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导入自然,各个环节分明,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是一节较实在的课。本人认为可以加一些纸笔训练,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潘老师上的第二课时,是阅读课,课堂容量大。潘老师在设计各个阅读环节时,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注意利用录音,图片,视频,表格等各种教学资源,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过重,可能对成绩中下的同学来说,难以消化。  

华罗庚实验学校 王雪萍老师  

第一节陈老师的课开头让人眼睛一亮“情境导入”自然亲切,给出许多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电影种类一边呈现一边教学,情景交融,学起来轻松有趣,这单一的文字呈现来得亲切、活泼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学生二人一组会话,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出现的重点句型so--thatsuch--that,陈老师不仅口头操练,还通过投影让学生理解,运用,使学生不仅听懂,而且会操作。到了教学的最佳境界。唯一不足的是陈老师整节课有点紧张,有点腼腆,有点拘谨。  

第二节潘老师所教内容是reading部分。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潘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本节课不仅课件制作优美,教学流程优美,教师语言优美,容量也大,且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充分显示了潘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上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更有人生的教育意义,提倡学生要爱学习,要善良,乐于助人。使我们感到有点遗憾的是,潘老师脸部表情有点严肃,不够轻松。  

   

西岗中学 姚燕老师  

今天我们有幸听了茅麓中学陈瑞祥和潘红娟两位老师的课,收益匪浅。  

首先陈老师的课优点很多:由问题导入,干净利落;讲练结合,层层深入;活动丰富,有猜谜、pair workgroup work等。美中不足的是,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内化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学生操练起来并不是很熟练。另外在听的过程中,还应提醒学生写下一些关键词,便于学生回答问题。  

潘老师的课亮点很多,如:设计新颖,形式多样,有图片、影片、听力等;复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分段教学,将一篇长文章简单化,便于学生掌握等。唯一不足的是,结尾部分的复述时间过紧了,大部分学生难以完成。  

   

薛埠中学 徐腊梅老师   

陈老师整节课结构合理清晰,通过一步步的呈现、操练周而复始达到使学生掌握的目的,听说读写贯穿始终。  

第一阶段通过图片呈现单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让学生连线,整个过程七分钟,个人觉得时间过长,可否加快节奏。在这个环节之后如果加上学生对话:What type of film do you like ?why ?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还可以操练呈现在屏幕上的重点短语,让学生及时内化输出。对于书上的填词部分的处理是否可以让学生提问并回答。  

第二阶段通过图片呈现了dialogue部分的生词,解决了对话部分的难点、扫除了学生的听力障碍。个人觉得是否可以省去新词汇的补充,趁热打铁,直接进入听力部分。并且在学生对话之后通过retell帮助学生巩固新授内容,并形成语篇的教学。  

整节课重难点做到了操练与点拨。是否可以在细致一点将comic 部分的填空与so that / such that 的操练打印出来形成文本,方便学生课后可以阅读记忆。  

潘老师教态从容,备课仔细,教学形式多样。个人觉得作为阅读的第一课时,容量过大,难度较高,有些操之过急。比如在第二段文章设计表格的过程里,对于生单词的设计是否可以设计成选择题,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对于表格的复述教师可否做个示范。对于奥黛丽事业的处理进行了任务型教学,一段一段进行授课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先呈现问题,提出要求,并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合上书本。  

在今后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遵循阅读课的教学规则,围绕目标与主线,由浅入深、设计信息差,培养学生思维。在教学的设计中,要配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到没有遗忘的角落。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一定要关注教学目标,进行学生分析,围绕学生和教学目标去确定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合理设计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茅麓中学夏建华老师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607  |  本月访问: 4532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49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