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79次
2014年11月18日下午,常州市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蒋建华名师工作室第20次活动在金坛市第二中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工作室课题“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研究”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观摩课以及相关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由金坛市第二中学的黎岚老师执教八年级(上)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黎老师从动物视频入手,引入本单元主题,接着让学生互猜动物,激活学生思维;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猜测她女儿最喜欢的动物——熊猫,带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通过情景的创设呈现本课重点单词和短语;在“三读”过程中,设计循序渐进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章;在读后环节中让学生模拟采访,及时帮助学生在口头上使用本课主要的语言知识;最后在讨论环节中,黎老师设计了一个带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去寻求答案。
第二节课由溧阳市第六中学的朱娟老师执教Reading的第二课时。朱老师首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Xi Wang这只熊猫,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复习环节,通过匹配、填空等形式快速复习文章内容;在语言点学习环节,朱老师呈现了3个能为写作作铺垫的重要语言点,分别在情景中让学生观察句型、归纳用法、尝试创新,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语言点;在写前,朱老师设计和写作相贴切的讨论话题,并带学生学习了一篇范文的结构,帮助学生搭好框架;在写后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点评、表扬;最后,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
两节课后,由常州市外国语学校的李亚男主任以“读写一体化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题,从解读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结合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联系教学实例,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批判性阅读的策略。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两位上课老师简述了本次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工作室成员也对两节观摩课进行了客观点评。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溧阳市教研室蒋建华老师就“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至此,本次工作室活动圆满结束。
黎岚老师教学反思
Unit5 Reading 1为学生介绍了大熊猫的成长过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本课教学的设计遵循了阅读课教学的常规模式,以猜动物的游戏导入新课,情境中教授新单词,在接下来的课文阅读中设计了4个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在设计此课时,增加了许多额外的信息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保护大熊猫的方法,为本单元的Task写作教学作好铺垫。在本课最后,我再设情境,提出讨论话题——“Which is better for wild animals, living in the cages in the zoo or living in the wild?”学生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我觉得学生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参与度不够,也没有达到我备课之时料想的深度,可能是我没有能给学生搭好足够的“说”的支架,他们的表达困难较大,对于这一环节,我打算重新构思,巧妙设计,争取让更多的学生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朱娟老师教学反思
本次在金坛二中,我执教的是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 animals Reading 第二课时。 阅读第二课时的教学,是一个新的研究板块,很多老师都觉得较难把握,我亦如此。在工作室一年的研究下来,我们对阅读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法有了清晰地认识,全新的理解。但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为此,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设计本课时,我不断地问自己,这节课我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够干什么?只有对教学目标彻底清楚,才能有计划有效率地去设计和研究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2、学会使用语言点 3、能够在两课时的阅读教学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输出。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将教学活动分为了4大步。第一步:复习通过打招呼的方式激起学生脑中对XiWang 的了解 第二步:深度阅读 重点分析大熊猫斌品灭绝的原因以及人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若干语句的赏析,或承上启下,或有感情地朗读语句,旨在让学生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或创造性地运用类似的语言,使结构更加紧密有逻辑性,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语言同样需要感情去体会。这一点,我做到了。 然而,遗憾也有很多,上课时过于急躁,有的指示语不够清晰,学生不了 解老师的要求,讨论阶段有点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彻底深入讨论,这也影响了后来的输出。
部分老师参加工作室研训活动所得所思:
溧阳市第二中学 李敏
本次活动围绕工作室课题“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研究”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观摩课以及相关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由金坛市二学的黎岚老师执教八年级(上)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在导入环节,黎老师通过情景的创设,呈现本课重点单词和短语;在“三读”过程中,设计循序渐进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章,使用本课主要的语言知识;在讨论环节,设计带有思辨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讨论探究。
第二节课由溧阳市六中的朱娟老师执教Reading的第二课时。朱老师首先介绍Xi Wang这只熊猫,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语言点学习环节,朱老师呈现了3个重要语言点,让学生观察句型、归纳用法、尝试创新,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语言点;在写作环节,朱老师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帮助学生搭好框架,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点评。
溧阳市燕山中学 黄庆芳
第一节课由金坛市二中黎岚老师执教八年级(上)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第二节课由溧阳市六中朱娟老师执教Reading的第二课时。这次两位老师是给同一个班级、同一批学生上的课,感觉上Reading的整体教学思路做了一个很好的呈现。两位老师的课都精心准备,亮点颇多,尤其朱娟老师的课有一些让人过目难忘的小细节值得赞许:1 课始老师手拿熊猫的毛茸玩具来和学生互动介绍并复习课内容:I’m Xi Wang. What’s your nam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e? 2 逐段梳理文章内容时特别强调承上启下的连接句,甚至强调它们在整个文本中因为内容和功能应该注意的语气、语调,从读和写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3 知识点的选取遵循少而精且为写服务的原则,只有三个但个个是重难点。4 知识点的讲解更重应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提供光头强的剧照和熊猫的图片让学生造句操练句型It’s + adj.+(for sb. / sth.) to do sth.5 从读到写的衔接通过一个精巧的情境设计实现,教师呈现了polar bear用漂流瓶寄给熊猫希望的一封告急信,谈论problems和 actions两个话题。在布置的写中,老师也把拟人情境贯彻到底,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物problems和 actions为主题来写一封信,通过漂流瓶寄给熊猫希望。
听课下来,收获很多,看似简单的读写一体化教学,实则包罗万象,气象万千,不同的人,不同的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收获,不断成长……
金坛市白塔中学 于丽萍
有幸聆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收获颇丰,感悟如下:
黎岚老师的课思路清晰,衔接自然,结构完整。通过“猜谜游戏”帮助学生复习有关野生动物信息的同时,巧妙地导入到本课的主题----大熊猫。通过图片,机智地创设情境来教授新词。在语篇处理上,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阅读任务,内化所学内容,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最值得肯定的是:本节课设置了“小组讨论”与“电视台采访”两个环节,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样的拓展扎实有效。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小步骤、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朱娟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愉快地学习。她以讨论大熊猫为切入口导入新课,为学生创造诙谐、贴近生活的情境来新授与操练本课的重难点,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她通过分析文章的关键句来帮助学生赏析文章,学习写作技巧。她还通过变换语音语调来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她将“读、写”巧妙结合,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有效的课堂令人向往,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象优秀的老师学习,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金坛市第五中学 孔晶晶
作为英语的阅读课堂,阅读课应该是精读课。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文本上,教会学生怎样阅读,怎样在对文本的阅读中去感受文化意义,以及学会揣摩作者的意图,态度等。在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能根据阅读材料的类型和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两节阅读课很好地落实了这一观点。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整体文本大意并探索语篇结构及其意义的意识和能力。
黎岚老师在reading1中分层次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解构文章,注重提问的目的性与层次性,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读者,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上,采用skimming, careful reading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领悟。在这节课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推进者。最后引导学生学会保护野生动物,以文本学习与欣赏为媒介,将人文思想的精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第二节课上,朱娟老师的设计很精巧,语言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先观察语言现象,再总结语言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用卡通人物光头强来引导学生使用“It is… for sb. to do sth.”,用polar bear的漂流瓶来让学生模仿写作,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得有兴趣。对后面文章中连接词连接句的解读,也让学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经验。所以在最后的写作中,学生不断有精彩词句出现,与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我们应该学习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有限的文本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语言知识、语篇知识、文化信息、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最终让学生形成有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金坛市西岗中学 王欢
11月18日 ,我有幸在金坛二中参加了蒋建华名教师工作室研究活动,观摩了二中黎岚老师和溧阳六中朱娟老师的课,我收益颇多。
黎老师以动物搞笑视频自然导入动物的话题,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了解了各种动物的外貌特征,为下一环节做了很好地铺垫。之后在猜测最喜爱的动物的过程中图文并茂,教授新词。全课以保护动物为主线,阅读过 程 教授阅读技巧,通过Skimming,了解各段落大意,细读过程中穿插有趣的熊猫成长影片,很有新意、形象生动,之后分段完成各项阅读任务,分段复述,降低了复述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读后活动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多练,老师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深入挖掘了讨论的深度。
朱娟老师的课用玩具熊猫跟学生打招呼,迅速活跃了课堂气氛,立马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全课以希望为主线,详细讲述了文章中的知识点,并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朱老师运用了“归纳法”讲解知识点,并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光头强举例,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除此以外,朱老师的指令也十分清晰准确,老师给了学生很多赞扬语,非常幽默新颖,和学生的互动频繁自然,如:“Your hands make me so happy and excited; Your answers are so cool just like you,you are so cool.”学生们在这些赞美之词中获得自信,更加融入课堂。
李亚男老师的讲座中关于批判性思维即思辨能力的策略中提到学会做评注——用不同记号标记不熟悉的单词、问题、观点、个人经验、困惑,以及深入思考跟文本互动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学会多预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标注疑难词语,分析课文组织结构,多辩证地评论作者观点,力争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
蒋建华老师主持了研讨,首先他提出请各位老师在评课之前先思考下面五个方面:
- 两位老师设计的写作内容,朱老师展示写的主题,从情况看,学生掌握得很好。写作要先选好内容,要考虑怎样结合起来。黎老师在第一节课上,从词语到文章结构到拓展讨论,为第二节课的拓展做好铺垫。
- 学生写作文对学生来说很难,所以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一定要做好语言上的铺垫。
- 学生在写作之前要有范文,要有深刻的思维,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第二节课上学生选的动物都很典型。
-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写,要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好学生一定要和后进生有个交流,起到带动作用。
可以简单把这五个方面归纳为:1.专题确立2. 与Reading 结合3.语言训练4.创新思维5.学生合作。
接下来李亚男主任给我们做了主题是“读写一体化教学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的讲座。李主任先介绍《英语课标》上的“促进思维发展,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技能、知识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在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也被称我思辨能力。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从而达到深刻理解、辨明判断的能力。包括提取信息,分析结构,探索作者意图,可让学生尽快提高抓取文本要点的能力。
李主任提出六大策略:预览、预测、评注、分析与推断、提问、概述与评价。预览即为注意标题、首尾段、句。预测即是在阅读时看图片、开头、结尾,激发学生信息。评注即边读边做标记、笔记,和文本互动、交流,标出重点。提问即是在深度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问要点、检查要点。评价即是阅读为了获取英语提高能力所在,要评价目的、修饰,做出结论,可用到什么。
李主任提出阅读写作的教学步骤是在阅读之前要提问,浏览标题,在课内标注重点,分析文章结构,评析作者观点。在课外要求学生进行短文写作。批判性思维在读写活动中非常重要,学生要学会如何谋篇布局,要从语篇中批判地学习阅读技巧。可从下面三个步骤进行学习:一.传播写作知识 二. 共同阅读范文 三. 多接触各种体裁文章。教师的讲评可从多角度进行,如对学生的修辞、内容、想法、遣词造句等方面提出建议。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学生缺少思维能力,我们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要从中学生开始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在阅读中、写作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金坛二中 黎岚 整理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631 | 本月访问: 4534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51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