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2014年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063次

  7377日,为期5天的金坛市2014年中学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早已落下帷幕。在这5天的培训活动中,参训老师们认真聆听了来自江苏大学的冯瑞贞、庄晓敏、季丽君、朱青四位老师带来的先进的教科研理论讲座。四位老师们精心备课,热情上课,积极和学员互动,及时了解教师对培训的反馈,并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认真改进每天的教学设计。

  

庄老师给我们作了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专题讲座。庄老师的讲课细致而严谨,互动性强,每位参训老师都被精彩的授课内容牢牢地吸引。庄老师先给每位参训老师提供了三篇同题异构的文章“To be 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or a small fish in a big pond?” 供大家选出一篇认为写得最好的,接着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一篇最好,引导大家从过渡词、总结词、衔接和连贯、以及结构是否清晰,能否巧妙地使用谚语,是否使用多变句式等方面进行赏析。然后她还给我们介绍了比较实用的论证方法如举例法、数据法、事实法、权威法、对比分析法、类比法等。最后庄老师带领所有参训老师一起运用新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篇作文进行了评判和修改,并指出写作的过程就好比女人化妆,通过添一点,抹一点来使自己的文章更美。就论文写作方面,她也给我们提供了中肯的指导。如论文写作时尤为重要的三块:选题、摘要、引言。她从实例入手先让我们自己读、体会、讨论哪些好哪些不好,而后分析每一个好在哪不好在哪,让我们不仅明白而且记忆深刻,并引领我们逐步会运用,会写。再如阅读技巧方面,她教我们如何学会在字里行间快速抓住文章中心,排除干扰项,在实际选项时快速简便地答对题目。  

季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适合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Qualities Research)。她告诉我们:质的研究,又称质化研究,是指研究者置身于研究情景中,运用观察、访谈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去接近、体验和理解被研究者,并力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解释他们的行动及其意义建构的过程。质的研究是相对于量的(quantitative)研究而言的,是社会科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与量化研究一起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基础。刚开始我们所有的学员都觉得很难理解消化这么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但季老师不厌其烦的向我们解释,逐渐引领我们去了解这种对我们而言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使我们明白了教师为什么要做质的研究。课后我们都说这节课听得很累人,稍不留神就听不懂,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在科学研究理论知识方面的匮乏,平时我们忙于教育教学工作,纠结于所谓的教学质量,往往忽略了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其实相应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效率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季老师的这个讲座不仅仅让我们认识了质的研究,更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短板。今后我们决心再忙再累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充电。  

朱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大学教师说课视频,使我们对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一堂好的英语课应该怎样设计?她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了一些教学技巧。  

总之,朱老师的课让我们明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把的语言知识教活,让学生愿意学英语,乐意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当中来,并主动扮演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角色。  

在培训结束的汇报中,首先由四组参训老师做课题汇报,她们分别从课题的定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入手,预测结果,并简述了课题的理论依据。她们的研究得到了四位老师的好评,尤其是冯老师高屋建瓴地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使该课题提高了理论及研究的深度。接着其他参训老师和大家共享了她们撰写的论文题目及摘要。这些论文都是老师们从平时实际教学经验为切入口,结合四位老师给我们提供理论支撑撰写的,整个摘要在四位专家的点评下又有了质的提升。最后,冯老师做了五天来培训的总结,对大家不畏暑期天气炎热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及时高质量完成各位老师布置的任务的行为给与了高度评价。  

   

(培训老师感悟见附件)

附件: 参训老师的总结和感悟  

贺红霞 黎岚等培训老师整理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646  |  本月访问: 4536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53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