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06次

根据研训工作计划,三月五日下午全市所有八年级英语教师在研训中心四楼参加了教材教法及有效备课的培训,三中的李敏老师把自己参加省八年级英语教材培训学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案例一起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同时她还对一节省观摩课课件进行了恰当的点评。五中张凤娟老师结合自己到溧阳上指导课的课件,谈了Task课教学的感悟和体会,她还传达了溧阳老师写作课教学的模式和经验。研训中心史道群老师从备课的各个环节的理论探究到具体操作实施,再到课堂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分析和多份试卷中的典型错题,给所有八年级英语教师进行了有效备课的有效指导,强调了“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

李敏老师首先谈了八年级下册总体的变化,1、教材修订指导思想2、教材修订基本思路3、教材结构变化4、教材具体修订内容。接着她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依娜教授做的一个关于阅读教学的讲座。她让老师们分享了这个讲座的精彩的内容。比如默读与朗读的不同作用,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李敏老师本人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实绩,最后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阅读教学乃至初中英语教学的建议,我们要尽量让学生整体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在课堂上不需干预太多。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猜词、推理、发现、归纳、概括的时间和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应把课文中的语言点让学生感知清晰,充分内化,然后才能做相关练习,练习要紧紧围绕本课目标,否则,练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研训中心史道群老师结合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还结合去年、前年的8B期中考卷来谈有效备课的一些做法。  

我们要有正确的备课观念,因为观念是行为的“指挥棒”,教师要实现新课程的有效备课,首先要转变备课观念。我们要了解备课的学习理论支持,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的动机、习惯和兴趣。我们还要了解备课的教学理论支持,什么是意义建构,什么是交往互动,什么是和谐课堂,什么是预设和生成等。  

我们要了解备课的理论依据,它是课标和学生现状。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一定阶段的教育在各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备课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我们要知道备课步骤和备课的内容,要知道正规的教案的格式。要掌握备课具体操作。怎样去做学习需要的分析,进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媒介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运用系统方法设计备课的操作程序,提高备课质量。  

在备课过程中较难的就是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主要解决教师的“如何教”和学生的“如何学”的问题。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别人有个相当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我是一课一法。千课千法,教学的策略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初中英语课上用得较多的就是如下策略:  

1、启发性教学策略  

启发性教学策略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  

2、情景性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指的是教师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人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3、问题性教学策略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提出系列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深层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思维活动常源于问题,有了问题,思考才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但提问的有效与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相吻合并适相应,能诱发学生求知欲望,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涉及到以下五个环节的设计。  

1、导入  

a.背景引出新创意。由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导入新课,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设计一个或几个画龙点睛的问题,生动的语言情景,马上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可以是学生兴趣盎然地过渡到新课。我们知道脱离了句子和课文,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二脱离语境的生词教学方法也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与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最佳机会。  

b.巧设悬念吊胃口。一个问题情景也许会使学生产生思想波澜,引发揭开谜底的强烈愿望。设计这种导入,既可以直入主题,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c.图片做铺垫。通过与对所学语言材料密切联系的插图的描述、问答、讨论等活动逐步切题,让学生深刻感知并产生强烈的向往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  

d.结合生活实际。现行教材内容十分贴近生活实际和现实,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  

e.使用多媒体。  

f.采取头脑风暴。根据一个主题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活动快,不做评析,然后对提的观点进行选择,引入正题,导入新课。  

2、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创造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和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当我们还没有等到别人来问问题时就把结论告诉他,常常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就像一个人没有感到饥饿就让他吃饭一样,所以应该先让学生去想问题,能让他们自己解决更好,当他们是在想不通时,我们在有针对性地加以解说,学生就会有久旱逢甘霖和雪中送炭的感觉。让学生体会探究学习新知这样一个神奇的过程。  

3、理解巩固  

俗话说“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所以学生的学习如果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结论到结论,是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我们要设计能让学生游泳的环境,让学生内化知识,通过句子来巩固单词,通过语篇来学会句型。可以通过情景操练、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和对话展示,一节课的理解与巩固活动不能为练习而练习,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与能力,巩固活动的设计应本着“巩固-灵活,有趣-开发智力,开发-提高思维能力”的目标进行。  

4、应用提高  

对新知的巩固不仅可以巩固知识,更能锻炼思维,还能通过新知转换为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包括许多技巧与能力,例如联想、总结、归纳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实际运用的能力等等。  

5、反馈教学效果  

一个有效地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行为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通过教学反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进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做到及时查,彻底补。  

学生学习过程的推进以及学习效果与课前预设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搭建支架,学生的表达离不开语言的积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积累和发展词、句、语篇的各种机会,课堂容量大,饱满丰富,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课堂上的放手训练只能2-3分钟。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输出不能大于输入,教学节奏和容量要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小组互动合作来帮扶学困生,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成效。  

她还谈了初中英语各种课型的备课,初中英语课堂上怎样对待学生的沉默现象,初中英语老师要学会调节课堂气氛,想办法让每个学生开口,容易的问题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难一定的问题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让优等生吃的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学困生吃得了。还有就是教师的字正腔圆,精神饱满的引领也能打破沉默,让学生成为会开口说英语的“小八哥。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得开,要活泼、幽默,但不能太随性、随意和散漫。她还谈到备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要充分用好教材资源、学生资源、网络资源等。  

最后她要求八年级英语老师好好研究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抽测试卷,把一些难点、重点易错点渗透在平时的备课中,为2014年的抽测做准备,为我们的高效课堂提供保证。  

五中的张凤娟老师参加了常州市名师工作室,定期地为常州地区的老师们上观摩课和示范课。她的个性活泼开朗,她的课高效爽朗,她的讲座清晰明朗。她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给所有老师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她结合自己在溧阳上的一节展示课,重点谈了初中英语Task板块教学研究,要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以读促写 以写导读,我们要做到:  

1、重视由词---------篇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2、让学生能对某个方面说到2—3句话是很重要的。反复说,形成语感。  

3、重视文章结构的梳理,巧搭结构和语言支架  

4、关注task的教学目标,写是主要目标,莫将task上成reading.  

5、当堂写作,分享习作成果 :独立书写 ---集体点评 ---小组互评 ---独立修改 ---展示优秀作品   

6、关注评价的重点:结构?语言? 拓展?尽可能用积极鼓励性的评价。  

7、提倡学生课前预习,给课堂留下充分的时间写作和点评作文  

8、重视作文的二次改写  

然后她还说是一种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思想的能力 ;“是综合性较强的思维活动,具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独特作用,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Reading是学生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阵地。每一篇Reading的教学,就是写作前的一次有效语言输入,处理好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阅读,确保帮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最后对写作教学,她提出如下建议:  

一、首先要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二、鼓励学生关注所阅读的课文内容,而不仅仅是语言本身   

三、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明确读写课的定位  

四、立足学生体验,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五、依托文本,挖掘词汇句型和结构,搭建写作支架  

六、读写课可采取改写、缩写、续写或扩写等多样写作形式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675  |  本月访问: 4539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55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