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95次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培养一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主渠道。为研讨如何根据Task的内容上好写作课,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的教学活动,2013年12月12日上午三中片在指前中学举办了八年级英语“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首先由指前中学的潘巧霞老师和社头中学的吕益风 老师教授8A Unit6 Task,而后由五中的赵杨红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节选送常州的优质课8AUnit 7 Welcome to the Unit,给指前中学的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三中片26位八年级英语老师还有市中心组和课题组的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指前中学虞翠翠老师主持,大家听课、评课和相互交流,在探讨中学习,在探讨中思考。
下面是本次活动上课老师的教学反思:
指前中学 潘巧霞老师教学反思
今天本人上了一节8A Uint 6 Task 的公开课,感触多,收获大。课前本校的几位英语同仁纷纷帮我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考虑到学生介绍本人的基本信息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上课伊始就设计欢迎听课老师并向老师自我介绍。然后根据几位学生的自我介绍,逐步导出并强调“ call sb on --- , email sb at --- , be interested in sth /doing sth , I would like to join /become a member of --- , I will be very happy if I can join /become a member of --- ”这些文中比较重要比较有用的词组句型。顺势过渡到本文的重点:填写申请表和写申请表。 由学生讲述自己的申请表直接引入到听录音回答Amy的若干信息。读课文归纳选配每段段落大意。最后写作。
课后,听课老师们和研训员给予了大量的评价、指点、指导。经过反思,一、本课第三部分学生内化还不够。 最好能给予复述。二、时间分配上还是需要适当改变。三、结尾处理不理想。四、课堂上不应直接让学生写作文,而得更多指导好学生如何一步步写好作文。如果再让我上这一课,在学生写作文之前,我会先展示一篇类似的写作模板,标出其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并紧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分段处理,每段让若干学生当堂说出,最后学生就很容易地写出一篇文章了。
社头中学 吕益风老师教学反思
今天在指前中学上了一节课,通过备课、上课、课后交流一系列环节下来,感触颇深。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向我们学校的几位英语教师一起研讨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其他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自己对备课流程比较满意。在教学设计时,因为借班上课,因此我就设计通过自我介绍,引出词汇“introduce, address, call …… on , email …… at 。然后在与学生对话时,设计问题,引出话题”the nature, the natural world, the application form/letter ,the chairperson”.通过设计情景,一方面引出文中所有生词,另一方面过渡到本课的重点:填写申请表以及写申请信。在处理课文时,通过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听第二段填表、跟读第三段回答问题、以及根据所给信息复述课文。完成以上教学环节后,再讨论申请信的格式。最后通过写作训练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些差距。本来上课前是信心百倍。但上课时还是有些紧张,以致于对一些教学细节有些遗忘。这样就影响了我上课的情绪。一节课上完后,自我反省了一下,觉得在有以下不足:一、时间分配不合理。为了节省时间,所以语速较快,指令不清,结果学生听不明白,还要再重复一次,反而浪费了时间。有时有些教学环节还可以更简介、精炼一些。所以在处理课文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这节课预期的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容后学习写申请信。结果看时间有些紧,所以处理课文匆忙,在看学生写的作文时,知道了学生对今天写信还没掌握好。
后来,听了史老师的指点后,感觉如梦初醒。在今后Task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自己先写一遍,给出写作模板以及一些好词好句;先让学生口头说到位,然后再写,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段写,教师再进行指导。
下面是各校听课老师代表评课发言稿:
河头中学 张霞老师评潘巧霞老师的课
今天非常有幸能听到潘老师这节精彩的课,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突出一个“明”字。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明确,符合大纲的要求,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是写作课,潘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练习写作上。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抓住了一个“准”字。即重点、难点的确立准确。教学思路清晰,先教重点,后教难点。训练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情感和策略上的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主动的学习方式,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教师的语言能力在课堂中能够很充分地展示出来,但是如果能引导学围绕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并联系以前所学的语言进行更广泛的交际,那么我想课堂氧气会更加活跃而学生也能在实践中更深地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2)潘老师对Task中的范文感觉处理太少,可让学生对范文掌握更扎实一点再让学生试着学写申请信。
(3)学生到黑板上写太费时间,是否可用投影仪来显现,这样可检查更多学生的习作。
洮西中学 孙卫琴老师评潘巧霞老师的课
潘教师执教的这节课思路非常的清晰,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功,教态自然有亲和力,为我们很好的展示了一节Task 常态课的教学。
新课的导入自然直接,从介绍自己到填写申请表,避免了重复教学,节奏快。利用提问的方式呈现和解决了文章里的重难点,很好地的诠释了情境教学,不突兀。板书用红色加以标注,突出强调,非常清晰工整。但是此环节没有给学生内化新知的时间,要能写出好的作文,那首先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我觉得这一环节还应该留给学生知识输入的时间,多增设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Task范文的教学采用了总结归纳形式,呈现每一段的大意,让学生的一目了然,脉络分明,为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是这一环节设计过于简单,匆忙,学生们根本没有巩固和记忆的时间。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让学生学得扎实,练得扎实,他们才能信手拈来,自如写作,在范文的基础上有所深化和升华。必要的时候我们老师也可以呈现我们写的范文,尽量与书本上有所差别,提高深度,加入一些衔接词或短语美化我们的句式,让学生们有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范文,没有新意和拓展。
河头中学 周迎春老师评潘巧霞老师的课
今天上午荣幸地听了指前中学潘巧霞老师的写作课,收获很大。潘老师的课堂很精彩,也很实在。
潘老师备课认真细致,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本课设计巧妙、实在,环环相扣。先是自然的课前提问热身,然后导入新课,以自己为例,分解降低练习难度,最后由问问题,连线每段中心思想等不同形式使学生对文章更进一步了解,从而把零散的、无序的、孤立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帮学生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整理记忆。最后是本节课的高潮,即让学生现场作文,男女生PK使孩子们热血沸腾,全员参与,当堂面批,及时反馈,潘老师的课堂是真实的,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三中 李敏老师评潘巧霞老师的课
今天上午听了指前中学潘巧霞老师上的8AUnit6 Main Task的一节写作课,收获较大,下面来谈一下我的感想。
潘老师上课教态自然,语言具有亲和力,上课环节紧凑,特别是在课堂后半场让学生自己模仿写一篇申请信,分别请了两个学生上黑板来书写申请信,并和学生一起批改其中的语法错误,使得学生通过这节课能真正的掌握书写申请信的要领。潘老师上的是一节常态课,不花哨,很务实!
建昌中学 冯媛媛评潘巧霞老师的课
总体来说,潘巧霞老师的这节写作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本节课导入自然,环节清晰,层次性较强,环节衔接得当。
我的教学建议:
1.教师语速稍慢,课堂让学生全篇的写一篇推荐信占用时间过长,整个课堂气氛稍显沉闷。
2.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尽量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都尽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过程中,生生活动,师生活动可以再多一些,再活跃一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尝试让学生对一些内容提问而不是总是被动地去回答教师的提问。
3.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时间稍微少了一些,学生对课文的词句段内化不够,对写作的铺垫准备的不够充分,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让学生复述文章,在学生会说能说的基础上再补充一篇范文,并拓展补充好词好句,加强对写作框架,写作技巧的指导,以书本为基础,适当升华,以使得课堂更加充实高效。
水北中学 顾爱华老师评潘巧霞老师的课
今天有幸听了指前中学潘巧霞老师8A Unit6 Task的一节课,感触颇深,最受益匪浅的是以下几点:
1、教师个人专业素质高,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激情,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教学流程清晰,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同时
教师的示范也比较到位;整堂课由词到句,再到最后语篇的输出,学生在听、说、
读、写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3、学生在写作时,能够采用PK的形式当堂展示、批改及评价,及时检测与反馈。
总之, 潘巧霞老师的这节课注重实效性,亮点很多,值得我们水北中学老师学习的地方很多。
五中 孔晶晶老师评吕益风老师的课
今天到指前中学听了八年级8Aunit6 Task的写作指导课,在对如何上好写作课这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潘巧霞和吕益风两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写前活动中都为学生创设了情景,提供了一定信息,解决知识的重难点。 吕 老师是借班上课,从自我介绍入手教授生词及知识重点,call...on, e-mail me at...等,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询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补 充 教授新知识。吕老师的课堂上,通过one by one的操练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快速有效,通过听、读、找段落大意等多项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范文,进行复述,总结写作的要点,让学生能够把握本课的写作形式及内容——an application letter,学生都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写作练习。课听完后颇有感悟。
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形成写作能力?我们应重视在学生写作开展前中后的活动中对学生方法与技能的指导。
首先,在写作前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操练。让学生在相关情景的设计中能先进行熟练的口头表达,为后面的写做好铺垫。
其次,多给好词好句好文章,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可精选一些范文,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亮点,让学生了解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分段,要长短句结合,要有适当的连接词、句的使用,要有开头语和结束语……让学生积累仿写其中的好词句。
第三,还要让学生学会评价一篇好文章,了解评价的标准,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用好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写作。
这是我今天的一些收获,也要把这样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茅麓中学 王卫星老师评吕益风老师的课
吕益风 老师的这节课很重视语音以及单词拼写的教学,并且能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点。一开始她通过自我介绍,呈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能使学生迅速的进入状态。教学中注重口头表达的训练,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对学生先进行要点介绍以及写作方法的指导后,再进行写作训练。在时间安排上再多考虑一下后半节课,以及把application form与 application letter相结合,这节课就相当完美了。
三中 陈艳萍老师评吕益风老师的课
今天有幸在指前中学聆听了社头中学吕益凤老师的一堂写作常态课。吕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恰当处理教材,教学思路清晰。本节课吕老师是借班上课,由于是第一次给这些学生上课,学生不了解她,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在自我介绍的过 程中 教授本节课的生词,重点短语,导入直接自然不留痕。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安排合理,注重了新旧知识联系,整篇文章四段吕老师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分段处理化解了难度,更利于学生掌握。吕老师的板书设计更是一大亮点,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很到位。今天的活动对我今后上好写作课有很大的帮助。
河头中学 王婧仙老师评吕益风老师的课
吕益凤老师上的是8A Unit6 Task,尽管是借班上课,但吕老师通过自我介绍,很自然的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在呈现单词时,都有词到句的训练,尤其注重音标教学;在呈现单个练习前,老师都能示范到位。在呈现填表时,老师通过询问学生个人信息,把“the nature” “the natural world”进行了对比教学。整节课,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态亲切自然,练习低起点,小台阶,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教学环节衔接紧密,让人感觉自然、流畅。尤其是文章的结构讲解到位,板书设计清晰合理。课堂写作,当堂修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较好。
西岗中学 潘虹老师评赵杨红老师的课
赵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大气,流畅,舒服。这节课,赵老师从简单的Eddie与Hobo的对话导入这节课的重点,天气与季节。丰富的多媒体录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与知识,形象生动,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创造了氛围。紧接着由一个生动有趣的apple tree flash动画,呈现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做不同的事情。很巧妙地把这节课的知识串到了一起,接下来,再一个个具体的引领学生了解每个不同季节的单词与句型,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内化知识点,在高潮的时候,通过学生口头小短文的环节让这节课的内容得到升华。
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回答问题热情,声音洪亮,并且绝大数同学能准确流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赵老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重难点清晰,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采取小步骤,大容量,快节奏的模式,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社头中学 马元凯 老师评赵杨红老师的课
今天上午,有幸听取了赵杨红老师的一节课。听说赵老师这节下周一要参加常州市英语评优课,所以听课时感觉特别认真。赵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年轻老师,上课时面带微笑,沉着冷静,和蔼可亲,语音语调纯正,有大家之风范。
本节课赵老师从漫画入手教学,直奔主题,开门见山。通过回答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巩固。但亦可尝试从现在冬天的天气入手,更加围绕本单元季节和天气这个主题。然后赵老师教授关于天气的名词以及对应的形容词,能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和扩展,随后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强化学生记忆和运用。然后围绕一年四季这个话题,通过视频、图片等各种多媒体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Reading 中的内容提前对学生进行了灌输,让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有所感知,通过对话、小短文的方式让学生对此进一步巩固和反馈。
整节课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
三中 赵卫红老师评赵杨红老师的课
赵杨红老师个人素质非常好,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教态亲切自然。 8A Unit7 Welcome备课充分,设计巧妙,不断创设新情境,由对话导入天气,呈现各种天气的图片,学生进行大量训练。用一棵会说话的大树讲述一年四季的天气,景色和可做的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树喜欢每个季节,因为每个季节都有令人快乐的事可做,由此,学生会更热爱生活。本课的Language points 如果放在每个环节中内化掉,效果可能会更好。总之,这是一节很好的公开课。
指前中学 滕碧芸老师评赵杨红老师的课
赵扬红老师的这节课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她先通过对漫画的欣赏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通过Eddie的穿着引出今天的话题:谈论天气,过渡巧妙而自然。首先她复习了有关天气的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转化,为下面谈论天气作好铺垫,并用竞赛的方式检测并达到巩固的效果。接着由天气引导到四个季节,向同学们展示了四个季节的不同 画面,围绕四个问题处理这四个画面: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 Winter )?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 What can we do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It’s the best time to … 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为后面的对话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后来的对话水到渠成。赵老师的课堂设计思路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单词的复习,到有关天气的句子的操练再到自然生成的对话都放置在情境中,体现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完美结合。赵老师本人基本功扎实,口语亲切自然流畅,得到了学生的喜欢!
指前中学 虞翠翠老师整理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719 | 本月访问: 4543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60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