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063次
为了深入开展英语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提高七年级英语衔接教学的效率,七年级英语小班化教学研讨活动于10月12日上午在岸头实验学校举行,由岸头实验学校的杨菊萍老师和五中的王秀芳老师进行同题异构的研讨教学。五中片七年级全体英语老师和小班化课题组的部分老师应邀参加了这一活动。
岸头中学杨菊萍老师在上课
学 生 们 在 进 行 对 话
五中王秀芳老师在上课
下面是研讨时部分老师的发言记录。
史春梅老师(儒林中学)
杨老师备课充分,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杨老师将单词教学融入情景中,通过图片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杨老师将猜测游戏与头脑风暴结合,加快了教学节奏,增加了趣味性,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老师首先通过自我介绍,将后面要问的问题先问出来,为后面的表述作了铺垫,情景设计很到位。通过层层铺垫,运用启发性教学,引领学生掌握语言点和本课的短语,比如dress up as短语操练就很充分。
顾爱华老师(水北中学)
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这两节教学研讨课。在教学设计时,两位老师都能整合教材,将reading , vocabulary 和main task等本单元后面的部分简单的内容穿插到其中,将简单的welcome to the unit 一课上得饱满而又精彩。两位老师都运用了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边听问题,边听录音,学习对话。但两人又各具特色,她们的导入都很精彩。杨老师以生日导入,王老师以节日导入。杨老师让学生做游戏,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始终处于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的状态,不减学英语的兴趣。王老师用比较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词汇。
我们七年级英语老师应该多关注如何恰当、高效地使用多媒体,关注中小学英语的衔接教学,关注和重视音标教学。
丁明 老师(尧塘)
两位老师的课都有亮点。杨老师以生日导入,很自然。她能把知识点讲解透彻,运用游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王老师的导入也是精心设计的,上一周正好是国庆节,设计问题Were you at school last Sunday ? Why not ? It’s National Day .自然导入新课教学。但杨老师对话练习不是太多。王老师的对话练习中,除了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 Why do you like it? 若能再加上一个问题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形成知识链,让学生感知清楚,识记牢固。
马元凯老师(社头中学)
杨老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教学,注重教材整合,但操练还需加强。
王老师重视音标教学,复习巩固很到位,她能进行阶段性的积极评价,及时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甑腊梅 老师(五中)
杨老师课堂操练形式多,运用情景创设呈现新单词,给出提示语让学生进行对话等,这样的课堂容量大,教师有激情,学生感兴趣。
王老师备课认真,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她注重音标教学,练习时操练次数较多,很实在很有效。
老 师 们 在 评 课
徐 梅 明 副 校 长 在 发 言
徐梅明副校长(岸头)
两个人的课都很实在,导入都很自然真实,快节奏,目标意识强,与学生的融合度强。建议是我们七年级的英语老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尽量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音标教学时,一些规则之外的单词更应特别指出,否则容易引起学生混淆,例如ghost中的字母o,不能按闭音节规则读,还有就是让学生讨论前要有铺垫,呈现出来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练熟。
最后,市研训中心的史道群老师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作了小结,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杨老师敏捷、活泼、有激情。王老师随和、老练、有亲和力。她们给大家上了两节很好的示范课。史老师最后指出:七年级英语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一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时可以不要学生举手,一排排,一个个学生训练,不让课堂上有盲点,集体朗读的次数不宜过多。二是要注意前半节课知识的输入要多,让学生清晰地感知,轻松地识记和理解,再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使输入的知识得到内化。最后通过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交际,达到有效而又流畅地输出。三是要做到关注个体、提高整体、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小班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太随意、随性,一定要优化设计。小班化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享受优质精致的教育。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为老师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为老师们实施、探究小班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地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老师们在研讨
岸头中学陈菊琴老师供稿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1623 | 本月访问: 4534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550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