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九年级英语二轮复习研讨活动在华罗庚实验学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6次

根据常州中考命题会议的精神,为了提高九年级英语二轮复习效率,根据研训工作计划,研训中心于 五月二十日上午八点 在华罗庚实验学校举行九年级英语二轮复习研讨活动,全市九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城区大部分九年级英语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丁月琴老师在上课

学生们在上课

老师们在听课

徐芳老师在上课

首先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丁月琴老师上了一节写作复习指导课,然后第三中学的徐芳老师上了一节阅读复习指导课。课后她们谈了自己的课的设计思路。  

   

华罗庚实验学校 丁月琴  

本次作文研讨课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  

一.赏析阶段  

向学生推荐一篇学生习作,并呈现评分标准,有学生试评等级。从而开始文章赏析。介绍作文五步法,并以此来赏析学生习作。   

二.修改阶段  

在此阶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把一篇行文简单、幼稚的一篇习作修饰为一篇文笔优美、耐读的文章。  

三.创作阶段  

这是全面考察阶段。让学生运用五步法独立创作。  

本次研讨所选文章,第一篇为夹叙夹议型,第二篇为写人型,第三篇为议论型。一节课不可能把所有体裁都能讲练到,所以我只是讲练了初中英语作文的共性。

金坛市第三中学 徐芳  

阅读理解在中考占有重要的地位,总计26分。而很多同学经常在此题上失分严重,直接影响及格率和高分率。首先,我先分析了阅读理解题型,大致有猜测词义题,归纳概括题,逻辑理解题,细节理解题。这节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做阅读理解的步骤。    

一、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导入新课,。我以中考心理测试作为切入口,引出一篇短文,导出四种阅读技能,即猜测词义法,归纳概括法,逻辑理解法,细节理解法  

2.阅读技能。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在阅读实践中,掌握四种阅读技能。  

3.阅读步骤。在基本掌握阅读技能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步骤  

a.先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确定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高效省时。  

b.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扫视首段和尾段。把握文章的主题,摘取有用的材料,舍弃无关的信息,此时,不要忙于答  

c.细读原文,认真推敲:针对题目的要求,细心阅读与试题有关的词汇、句子或段落,要特别留心一些信息词,它们既是检查的重点,也是把握全文意思的突破口。因此必须准确判断,仔细斟酌,以便选出最佳答案。  

d.重读原文,仔细斟酌核对答案。将答案带入问题中重读全文;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目的在于对所做答案进一步审查,,看前后意思是否贯通,有无矛盾,若前后不一致或意思矛盾,则要考虑重选答案。  

4.中考大练兵。运用阅读技能,按照阅读步骤完成2010年中考题练习。  

二、教学反思  

这堂公开课的评课活动中,我得到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本课的信息量很大,有些教学环节的处理显得过于仓促,使教学未能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学生。(2)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均匀。(3)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时间思考,等等。鉴于种种问题,力求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避免。  

  

  九年级英语老师在研讨 

阅读和写作是中考的重点,占接下来中考的近三分之二的分值,九年级的老师们在最后阶段都把精力投入到阅读与写作的复习中,但阅读与写作课怎样上,许多老师一直感到很迷茫,丁老师和徐老师对这两个课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对九年级最后阶段的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大家对她们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面是部分老师的发言摘要:  

岸头中学 陈菊琴  

今天听了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丁月琴老师上的写作复习指导课和第三中学的徐芳老师上的阅读复习指导课,收获很大,她们提供了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很好的示范。  

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英语底子太薄。第二、词汇量太小,且对已学词汇记忆不清。第三、表达思想不清楚。表达思想不清楚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作文中严重的中文思维和汉化的英语。此外,语言错误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十分惊人,比如,主谓不一致,名词单复数不分,动词时态语态滥用,常用词拼写错误比比皆是。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思想的表达。多数学生在写作上的主要欠缺系统的写作理论和方法,以及最基本的单句写作能力。好多学生写作成绩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写好单句的能力。  

我觉得丁老师针对这些问题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审题能力:明确写作目的、要传递什么信息、要说明什么问题、思想性等;组织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文章的逻辑性;修改能力: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文章档次;以及检查和誊写能力方面等对学生进行训练。特别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词组和句型,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语言发挥能力,帮助学生如何简洁、地道、流畅地用英语表达,同时语言表达形式要多样、词汇要丰富、要有自己的见解等,从而才能拿到写作高分。  

   

儒林中学 凌息琴  

今天在实验初中听了丁老师的写作课和徐老师的阅读课,收获很大,尤其是丁老师的写作课,用到了很多的句型,给文章增添了很多色彩,学生和老师能很好的互动。对照我平时的阅读课和写作课的教学,找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华罗庚实验学校 向丽君  

阅读和写作是中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丁月琴老师和徐芳老师就如何上好这样的课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后面的复习起到了指导作用。这两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层次清楚,教学环节紧奏,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充分体现了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良好的专业素质。  

平时学生们的写作扣分比较严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字迹工整,层次清楚 2.人称和时态正确3.尽量用一些优美的句子。4 信息不要遗漏

  

   

金坛二中 戚彦彬  

英语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也是老师最难处理的题型。学生写了很多,背了不少范文却没有太多的收获。对于作文的指导,平时在每次的试卷中进行分析。我一般是先帮学生拎出关键词、关键句,并分析出文章的结构,再让学生写作文。写完后用投影的形式给全班学生看,先让学生找出该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分析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找出该文中写得不够理想的句子,并进行修改、润色。最后再给出范文,供学生阅读。  

丁老师的课在一开始先让学生对中考中作文的分值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确了什么样的作文处于什么样的得分档次,接着帮学生分析出一篇作文的主要构成,即introduction-mainbody-conclusion,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有了主框架。丁老师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作文中的关联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令学生会用词,使得作文就没那么平淡。总之,丁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同时也为我们中考的作文指导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板。  

徐老师的阅读课上得很不错。她选择的材料和题目都具有典型性,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徐老师结合每篇文章的讲解,都总结出做这类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后才能活学活用。应该说这节课对学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认为评讲阅读理解题时,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不能逐题评讲,无针对性,也不能把五篇文章逐句翻译,实行“满堂灌”的教学,否则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考过程,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更不应该就题论题,不重视学生解题技巧的指导。最重要的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三中 丁腊英  

丁月琴老师的课,备课充分,详尽,对我们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她先展示一篇范文让学生欣赏,然后研读范文,作适当的讲解。书面表达5步法:Study审题Organize 组织Describe 修饰Check 检查Copy 誊写  

Study审题:确定主题 theme写人 叙事 议论 应用文  

Organize 组织:写下涉及该题的各种联想和论点outline选择语句,用关联词语排列语句:列出有用的单词和短语让学生背诵:有表示转折的时间的、顺序的、递进的、解释的。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还有表达因果的、例举的、肯定:of course, certainly, 对照:1. instead 2. instead of 还有总结和转换话题等。structure结构包括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  

Describe修饰(1)写人,叙事,议论describe修饰(2)包括 Clauses从句:名词性从句(主语、表语、宾语)定语从句 状语从句,被动语态,强调句 , 感叹句Provebs 谚语 Slangs 俚语 Old sayings 和一些常用句型等。  

Check检查包括句子是否流畅 时态,单词拼写,冠词,大写 和 标点符号运用和是否正确,  

Copy最后要认真誊写,字一定要写清,写对。  

这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读、背、仿、写、改”的体验,让学生懂得谋篇布局。学生之所以还不能灵活地驾驭语言,是因为接触得不够多,没有采用“沉浸式”的方法。深刻的体验才会让学生懂得语言之美,大量的“读、背、仿、写、改”的体验才能让学生的语感有大幅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写作之道。  

徐芳老师的阅读课也很精彩,她主要教会学生阅读的四种重要技能1. 猜测词义2.归纳概括3. 逻辑推理4. 细节理解。词汇量不足,实践表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受到词汇量的限制,词汇量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就少,速度就快,理解的正确率就高,词汇量小则相反,当然还有一些看起来面熟但不知道确切含义的词或短语,都会给阅读理解造成障碍,而初中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词汇有限,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在阅读时更会增加难度。在教学中我发现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但他们在遇到派生词或词性发生变化的词时仍会感到陌生,从而给阅读带来困难。猜测词义首先要熟悉基本的构词法及其规律,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词根和词缀。如:un-,im-, mis-, -less, -ness等。释义常由定语从句或由or,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be calledbe known as等词汇或破折号来表示。and , or , such as, lik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常连接同义词组 。常用关联词如: becauseassinceforsoas a result, so … that, such … that 等。表示前因后果、表转折关系的词常有but, while, however, instead of , rather than , unlike, yet, though 等。根据生活常识或经验猜测词义。这节课做了八篇阅读文章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讲解和方法指导。略读能力: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子的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跳读能力: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3、细读能力: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4、推读能力: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5、概读能力: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并总结一些做题小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握主旨推断法。在某些情况下,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与题目相关的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暗示来推敲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的主旨,再以主旨为核心答题。阅读主要还是靠学生自主完成,那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很重要了。总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徐芳老师的课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接着五中的毛裕中老师和直溪中学的梁亚萍老师对五月统练进行了分析。  

最后研训员史道群老师对金坛市人机对话的成绩和全市九年级英语五月统练的情况做了分析和总结。对接下来冲刺阶段的复习谈了自己的看法: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理念要新,工作要实,方法要活,资源要广,我们要使巧劲,走捷径,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让学生熟悉题型,掌握考点,尽力提高学生们的中考英语成绩。五月统练分析见附件。两位老师的上课课件已发到九年级邮箱。

附件

1. 五月统练分析(五中) 2.五月统练分析(直溪)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444  |  本月访问: 46162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632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