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小班化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第九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914次

2015528日上午,《小班化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以“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同题异构的形式,由朱林中学的吴新娣、张钧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风格迥异的《浮力》新授课。  

吴老师通过设计实验:不用手,如何将水杯底的乒乓球移到杯口?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很浅显易懂地得出浮力概念。再请学生例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突出了物理联系生活的学科特色,同时也创设了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受其中。紧接着提出问题: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再为学生提供器材自主设计、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然后再让学生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指引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配图的形式展示实验步骤,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整节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层层深入、有的放矢,使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向明确。在新授知识的时能通过一系列针对性习题及时巩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老师通过故事引入课题,抓住学生有好奇、好闻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寻求问题的钥匙,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教师能充分给时间,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来得到答案,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自主合作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中张老师尊重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实验结论,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能纠错解难,使得学生知道之所以然。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师生互动积极,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过程。

     

两节课后,大家结合实际情况和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指导和观察,及时地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特别是当学习的内容有较大难度时,教师应该对相对薄弱的小组逐一地进行指导,适度地给一些提示和帮助。最后袁宇老师接着大家的发言,做了《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总结性讲座。  

本次活动,从两个不同风格的老师教学中,使得大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有个新的感悟;从相互的点评中,拓展了大家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思路;通过讲座,指引了大家行动的方向和技能。大家都很有信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能使我们物理课堂更高效。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2999  |  本月访问: 4671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688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