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996次
10月11号下午,“郑小东”名教师工作室第二次活动在市第三中学举行,12位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市第三中学,重视集体备课,实行以编写“学程导航”为载体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备课改革。它经历了发展初期的阵痛,经过四年的发展,现已经形成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学程导航”是教师的教案,又是学生学习的学案。它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在本次活动中,工作室成员 周斌 老师结合三中“学程导航”使用带来了一节《汽化和液化》的展示课。整节课 周 老师的教学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探究活动指导到位。 周 老师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市第五中学,在校长室的关心和引领下,利用本校“郑小东”名教师工作室,大力倡导在八年级七个班级开展“编写优质导学案”进行辅助物理教学的尝试。关于导学案的编写,校长室明确提出以下6点建议:(1) 备课的关口要前移到解读教材、解读课程标准上来;(2) 备课的关口要迁移到学生学情的了解掌握(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基础等等);(3) 在导学案背景下教师备课与非导学案背景下应有所不同;(4) 对导学案背景下的个人备课应遵循的基本程序;(6) “导学案”学科的备课要求、编写要求和原则。关于导学案的使用,校长室明确提出以下3点要求:(1)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2) 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3) 用“导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披、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校长室特别要求要做好对比试验,即担任平行班级老师,只能拿出一个班级进行尝试。该校工作室成员靳云老师,在介绍本校导学案试用时特别指出: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应实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学教互动、精练精讲,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品质的提升、着眼于课堂实效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
市实验学校物理组组长 顾雪松 老师点评了 周 老师的课;关于导学案中课前预习这一块内容应如何设计生成,如何做才能使课前预习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提出自己看法。
市物理研训员、工作室顾问 杨国庆 老师对本次教学展示和研讨沙龙成功举行表示祝贺,要求全体工作室成员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希望五中物理组团结协作,发挥群体智慧,深入研讨,扎实开展工作,期待五中试用导学案能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是我市初中物理郑小东名师工作室正式开展活动的启程,它的启程是我市初中物理研训走向持续性深化的象征,它必将为我市的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带来新局面和新愿景!
附 周斌 老师上课学程导航 《汽化和液化二》
昨天访问: 5391 | 今天访问: 3999 | 本月访问: 4771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788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