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案导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232次
12月9日 上午,中学化学课题组在金沙中学进行了“创建学案导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研讨活动。参加活动的有中学化学课题组的高中成员及我市四所高中的高一、高二化学备课组组长。
围绕研讨主题,由第四中学的于建军老师进行了高二选修化学“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一节“导学案模式”的尝试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首先借助学生动手操作的两个简单实验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相关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质疑讨论、适时点拨、归纳总结、重点强调,使学生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预期目标,同时及时纠正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认知偏差,最后通过巩固练习检验了学习效果。于老师清晰的教学思路,自然流畅的知识衔接和巧妙的内容过渡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随后由化学研训员韩新由老师诠释了“导学案”的涵义、基本环节、学案分类、功能目标及实施导学模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他特别强调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如何确定教材中重难点、核心知识点;教学中如何从情景设计、问题“串”、实验、知识铺垫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材阅读、实验观察、分析思考、表述结论,练习反馈等主体活动,再由教师进行适度的点评、纠错,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大效益。
之后,与会的化学教师依托课例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形成初步意见。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建立“导学案”教学模式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知道怎么学、学什么,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提高了学习效益;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提高了备课的针对性;课堂上学生知道讲什么、怎么讲。未来课堂必将成为学生尽情发挥,张扬个性的舞台。
中学化学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