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感性与理性的交汇   虚拟与现实的碰撞——记初中生物2017年春学期第一次教学研究课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096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说的就是这一天——317上午,风和日丽,春光大好,万物复苏,生命蓬勃。就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本学期初中生物学科第一次研活动来自全区各校的初中生物学科的老师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初中部,来学习本区最为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而为我们展现生物学科魅力的是两位实力派教学能手,她们分别是姚丹老师和汤晓梅老师。

   

姚丹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心脏的结构”一节实验课,本节课利用活动单导学,让学生4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围绕“初识心脏、再认心脏、探索心脏、感恩心脏”四个环节展开。在姚丹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各小组解剖猪心的实验完成得既快又准确,再结合模型,将心脏内部的奥秘顺利揭示出来。在姚丹老师准确精炼的教学语言引导下,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小组活动有序、高效,课堂效率高。最后“感恩心脏”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有多么重要!

   

汤晓梅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VR教学课例“血液循环”。她从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的经典实验引入,让学生跟随科学家的足迹重走科学发现的道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一向是七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汤老师带领学生们利用VR技术将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顺利突破难点,准确归纳出血液循环的路径。最后,她还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制的血液循环模型,加深学生对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两位老师的课都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深入反思,认真学习钻研,与同行加强交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才能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速度。  

   

文稿:杨昭君、陈国平  

昨天访问: 4017  |  今天访问: 126  |  本月访问: 4786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802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