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金坛公开课”第161期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097次

为了加强对中学生物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促进学科教师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6月24日下午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金坛公开课”第161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江苏省特级老师、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邰玉韦老师为全区中学生物学科教师作了关于《生物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的主题报告

   

该主题报告中,邰玉韦老师围绕“什么是生物科技创新活动”、“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怎样开展科技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科技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一切动力,邰老师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辅以各种科技创新的实例,为大家重点介绍了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策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邰老师首先用“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兴趣性”“探究性”六大选原则强调了在创新活动中选题的重要性,比如从学生的生活观察中选题的《树枝粉碎后的利用研究》,从关注不同的树坑和废弃树枝获得灵感,通过创新研究后形成了树枝修剪粉碎物综合利用,既解决了处理废弃树枝的困难,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分,降低养护费用,从而起到双赢的目的。  

接着邰老师又介绍了如何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跟踪辅导,引导思维向目标靠拢,重视假设和预实验,重视科学设计实验方案,深入研究整理和分析数据,准确表达研究结论等方面深入指导,细致研究比如,28届创新大赛生命科学领域一等奖作品 “南京市长干里地区蝴蝶监测调查报告”中,参赛选手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连续三年调查南京市长干里地区蝴蝶的种类和数量,获得三年间蝴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后得出了调查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获得的创新成果都要以借助于论文特有的功能加以阐述和传播最后邰老师从活动探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研究结论和建议创新之处,项目展望等方面介绍了在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进行成果的分享以及论文的科学撰写。

   

通过次讲座,大家感觉收获颇丰,我们不仅对青少年生物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措施,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科技创新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乐于付诸实践,都可以有所作为,给我们带来的也不只是最后的成果或奖项,而更是一种有别于课堂的学习和体验方式。  

   

文稿:周晓艺  

昨天访问: 4017  |  今天访问: 172  |  本月访问: 4790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807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