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学习中求进步  变化中谋突破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62次

学习中求进步 变化中谋突破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活动报道  

 201331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帮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对修订后课程标准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市研训中心组织了我市全体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参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训。培训内容由上午的教材教法培训和下午的对比解读2003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两部分组成。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上午的讲座中,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张小菊、 童珺 老师和第三中学的 徐俊方 老师主持并介绍了七年级下、八年级下、九年级最后两单元的教材分析及一轮复习策略。他们的讲座各有特色,从理论的高度,实践的角度,实在的教学,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分析了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明确了教材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指导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让我们一线的教师在通晓初中思品的整体要求后,更加熟练地掌握思品学科的目标、内容、建议等,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下午的学习中,大家认真的聆听了 李 老师对新旧课标的对比解读。在 李 老师的解读中,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回归生活”“以生为本”“情感体验”“道德实践”……一个个并不陌生的词汇在坚守中益发明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媒介素养” ……一个个与时俱进的字眼在突破中熠熠闪光,我们可以展望:新课标正以新的理念引领我们初中思品课教学从坚守、突破走向超越。循着 李 老师的讲述,大家仔细梳理着新旧课标的变化……  

此次修订没有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做大的调整,而是在保持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做具体内容和表述上的微调。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具体的课程内容;二是进一步贴近青少年和生活;三是进一步淡化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本位的特征,力求三维目标在课程中的综合实现。

   

思品课标是思品课改的总章程,它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教材的指南。只有反复研读2011年版思 品课标,了解其主要变化,弄清其具体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落实其各项要求,才能提高思品课程教学质量,才能确保思品课改深入进行。 以上所看到的种种变化,让我们看到新课程本身不断探索前进的脚印,这些脚印在严谨地篆刻着时代赋予思品课程的使命,在向每一位与会者传递着新的德育理念,我们有责任当一颗颗石子,奋力将这些理念投射到每一位思品教师的心灵,让它溅起的涟漪不断扩大,不断扩大成波浪,推动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走向本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此次培训组织者的苦心,才能不枉负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才能同新课标一起坚守、突破和超越!我们也相信带着新课标的理念,我们会让它的光芒放发出无限能量!  

(华罗庚实验学校 童君)  

 

昨天访问: 4017  |  今天访问: 713  |  本月访问: 4844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861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