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56次
按照研训工作计划,12月2日(周五)在西岗中学举行了初中思想品德中心组活动。中心组成员首先认真听了两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朱丽老师上的第七课第二框《保护智力成果》和许小玲老师上的第七课第一框《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然后在西中小会议室集中,结合这两节课,就期中考试情况及如何提高九年级思品课堂教学效益进行研讨。研讨会上,中心组成员三中徐俊方老师、五中郭留娣老师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客观、公正的点评,表扬了优点,指出了不足,并传授了城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今后提高课堂效益指明了方向。最后李老师结合本次期中考试作了总结性发言,她强调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内化为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李老师要求我们要把本次活动的精神落实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益。
附:学习心得:三中 杨丽
2011年12月2日 ,有幸听了西岗中学朱丽老师和许小玲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朱丽 老师上的是九年级思想品德《保护智力成果》,本课主要分为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课的导入,第二部分是新课的教授,第三部分是课堂练习。首先 朱 老师利用书本最后一页【敬告读者】部分,让学生体会著作权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课内容,导入非常的新颖,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是利用学生的书本作为例子,真实而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融于生活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态自然,尤其是语言亲和、流畅,用词准确,体现了 朱 老师很强的基本功。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灌输,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过渡得非常的自然。但要是课堂的气氛再活跃一点就更加好了。
许小玲 老师上的是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本课也是按照三大部分进行的,即导入新课,新课的讲授以及课堂练习。首先通过与师生合作探讨公民的合法权利,而后引申出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导入部分就体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然后跟学生一起阅读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在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由书本85页的知识链接得出的经济权利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紧接着便用学案上的四段材料对这段知识进行巩固,非常巧妙的合理的把书本与学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且问题的设置是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最终的结论,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有了深刻的体会与心得:
1、课堂气氛很重要,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只有教师自身首先有激情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但是仅仅只有激情也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内容的深刻性,这一点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必须要学习的。
2、上课的时候尽量的立足于书本的材料,不能脱离书本,要学会利用好书本。
3、在课堂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像许小玲老师一样要有提问的技巧,比如说问要层层递进,不能一开始就挖的很深奥;问题的切入点要小,要让学生可以回答,要切合实际。
4、整堂课的思路必须要清晰,条理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时必须展示学习目标,以及在新课结束时要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整体的框架。
5、课堂练习题的选择有针对性,选题一定要科学,讲解练习的时候有解题方法的指导。
华实 : 石祎
12月2日 ,从西岗中学朱丽老师和许小玲老师的课以及各位老师和李老师的评析中,我获益匪浅。
首先,教师教态与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也有重大的关系。教师说话的语速语调、行走的形态姿势也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的质量。说话时应稍具激情,过度平稳则激不起学生的有效注意。
其次,作为教师应该怎么有效设问。“当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把整节课的气氛调动起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个课堂中,相反的,却使气氛瞬间冷到极致陷入尴尬的境地,那这样的设问就是失败的。”教师的设问是一门有艺术的学问,好的设问要切入点小,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去回答。如果切入点大且空泛,甚至教师自己的表达都词不达意,那么学生不去回答就是教师的问题。事实证明,如果能有效设问并使设问层层递进,学生就能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最后,教师既要研究教材,又要写出切合实际的教案。教案是教师依据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授课体系,但是教案必须服从教材的要求,服务于教材。不能把教材当教案照本宣科,当然更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在教案中也可以采纳教材中一或两个案例进行讲解,突出重难点,避免重复,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取舍。
昨天访问: 4017 | 今天访问: 1564 | 本月访问: 4929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946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