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谁怜涧边幽草  总有深树鹂鸣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827次

白塔中学学生自办的书市,是学生的乐土,也是学生心灵的驿站。

——写在春学期我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之际

新春以来,我市教育局十分重视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市中小学的实施推进,加强了对该课程的领导,表示要在对全市小学、初中新课程调研的基础上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推广成果。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也加大了对应课程推进的师资研训力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学基本上步入了正轨,许多学校已把该课程当成一门主课来对待;初中也有大部分学校开始动起来,而且其中不乏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舍得花力气下工夫的学校。这里,我们将两组照片发到教研网上,一组是部分中小学向我们发来的部分活动照片,显然不能反映全市的课程实施面貌,有点“挂一漏万”,但却也能“以管窥豹,可见一斑”,而且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本色活动;另一组照片记载了市义务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春学期组织的研训活动,作为对全市中小学领导和老师的工作汇报,因为我们的工作实在离不开全市中小学的关心和支持。

但是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满足、所陶醉。郑重其事地说,我们不要以为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了,学生有一些活动了,就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或者说,课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没有占用,让学生自主活动了,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了;还有的教师认为,我们让学生动手了,学生有物质的成果出来了,这总是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了吧。其实,检验一个活动是不是“综合实践活动”,最起码的条件是学生是在进行有目标的、带着问题而自主合作地“活动”。而这“活动”又必须是有“实践”的活动,没有亲历、亲为的实践体验,即使是活动了,也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的多种方式方法,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活用已学过的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得到体验。即使没有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活动反倒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和思考,这毫不奇怪,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所期待的,也是活动成功的标志之一。因为学生在自己经历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真正“心动”了,“脑动”了,再加上手动、脚动、嘴动,眼看四方,耳听八方……整个身心经受历练,有了体会、感悟或顿悟,知识结构重组,能力得以综合,有一种探究的欲望,成功欲的冲动。这样,综合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就能得到培养。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只要抓住课程的本质,就能判断自己指导的活动是“真”活动还是“假”活动。

在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放羊”式的活动,任由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堂课“玩”到下课,缺乏或根本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可有可无。或“遛狗”式的活动,教师喋喋不休地讲,一问一答到底,或一切大包大揽,不让学生自主地活动探究。这两种现象都属于“有活动无目标”,“有活动无实践”。

②只看或只认识事物或行为的表像,浮在表面,有热热闹闹的活动场面,无实实在在的

探究实践,满足于“浅尝辄止”,不能“浅入深出”。这样,课程目标和价值将永远无法达到。

③教师不根据学生实际,想当然地“开发资源”,“设计活动”,但实际上却简单得没有开展活动的必要,或者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活动。设计过“浅”或过“深”,学生不感兴趣,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课程产生反感。

④设计的活动缺乏时代气息,设计活动总是“跟着别人的尾灯”。老活动缺乏“新翻杨柳枝”,“俗入俗出”,不能体现时代、国家对这一代儿童少年所应具有的“素质”的要求,教师自己也不能得到自主发展。

⑤只有活动开题课或总结活动课,“虎头蛇尾”或“见首不见尾”,省掉了、砍掉了至关重要的实践活动“过程”。使活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课程的本质生命。

⑥重知识,重资料,重上网搜集资料;交流的主要内容也是“千人一面”的现成资料。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们希望在新课程一线的老师多读一些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书刊,多一点探索,多一些思考,多自加一点责任和压力,为了孩子的未来,敢“怜”不被常人所重视的课程,乐“鸣”在艰辛的实践之“深树”丛中。

附①2007春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剪影⒈
附②2007春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剪影⒉
附③2007春市指导小组指导课程实施工作轨迹⒈
附④2007春市指导小组指导课程实施工作轨迹⒉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4234  |  本月访问: 3583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600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