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传承工匠精神  放飞指尖梦想--综合实践徐锁平名师工作室第31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30次

初冬的寒意挡不住探究者的脚步,飘零的落叶倾诉着金土地的深情。17号下午,综合实践徐锁平名师工作室一行来到位于城乡交界处的美丽校园——后阳小学。  

后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剪刻纸独树一帜,富有特色。从学校开辟的刻纸专用教室、墙上贴满了师生刻纸作品可见一斑。  

活动中,我们聆听了两节小学劳技课,观看了创意实施劳技课程的录像,研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有创意地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  

第一节课,由后阳小学的美术老 师王玮娟 老师在三(2)班执教《变废为宝之饮料瓶变花盆》。 王 老师的课看似简单,实则独具匠心。一个个常见的空饮料瓶,经同学们通过剪、折、弯、扭等方法巧手制作装扮,就变身为一只只美丽的花盆。 王 老师注重制作工具、材料、方法的创意使用,注意安全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并由此向生活拓展。生活中很多废物都可以变废为宝,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尔·盖茨说过:“没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一堂好的劳技课不仅仅在于精美作品的呈现,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节课,由薛埠中心小学的 吴宁生 老师在三(1)班执教《快乐剪纸》,看似一张张普通的色纸,经过一把把简单的剪刀,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变身一幅幅美丽的团花。孩子们通过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代表着喜庆、吉祥、平安等祝福。活动中 吴 老师鼓励同学们自由想象,大胆实践,从欣赏剪纸艺术入手,通过闯关形式,逐步学会用对折法、四折法剪出美丽的图案,感受到创造的艺术魅力,勇于去设计去制作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将剪纸艺术引向现实生活中的拓展运用。  

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创作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作品。最后的评价环节也让我们大开眼界,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自评和互评,获得了精美的剪纸作品奖励。  

名师工作室全体行成员观看了《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培训活动》的相关视频,了解新教材新教法,注重对劳动与技术活动过程中的要素、对象、材料、工具、方法、组织、流程加以变革,开创一片新天地。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创意开发,工具与材料的创意使用,课堂教学的创意设计与实施,作品的创意制作与评价。  

通过研讨,大家进一步明确劳技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动手动脑相结合,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上好一节劳技课并不容易,教师在劳技课堂上,不仅仅是一个组织者,更是一个参与者,教师要理解劳技课程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诞生。领衔人 徐锁平 老师指出,在劳技课堂上,我们除了学技术,做作品,还应肩负起播种创新种子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崛起,全面实现中国梦,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创新进取。只要我们用心思考,注重创新,把课堂真正放手还给孩子们,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撰稿人:金坛区薛埠中学 盛杰)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536  |  本月访问: 5674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91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