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9次
“喜鹊枝头闹,校园春意浓。”3月10日,徐锁平名师工作室走进了金坛区第二中学,
开启了新学期的研究征程。花山国防教育训练中心的十多位新老师也一并参与了活动。 这次活动,紧紧围绕着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问题,展开真实的研究过程。 第二中学的 杨月 老师,指导七(11)班学生开展《牙膏知多少》活动。透过普普通通的
牙膏,研究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认一认、查一查、找一找、想一想、填一填、辩一辩等环
节,引导同学们研究牙膏所含的各类成分,从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处,从而掌握选购商品的
基本技巧,不为华丽的外表和眩目的广告所迷惑。这样的研究活动,切口小,探究深,主题
唾手可得,合作富有成效,思辨深入浅出。 花山国训的 陈瑜 老师别出心裁,将生活中的工艺品奥秘探究引入七(8)班的课堂。通
过“大家来鉴宝”引出公道杯;讲述“皇帝请喝酒”激发探究心;演示“满杯水自流”猜想奇结构;合作“制作公道杯”解开心中谜,层层深入,步步惊喜。将科学探究与实物制作、科学原理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情趣浓厚,收获颇丰。 研讨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读和研讨。大家认为,这两个活动,都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创设探究情景,提供研究对象,提出种种问题,学习实践方法,体验真切感受。做到了“真研究”“真体验”“真感受”“真收获”,培养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我们要关注真实的生活资源,因为生活世界奇妙无穷,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乐于探究的双手,你就能获得研究的种种乐趣。这对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课程建构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方向,提升课程的品位和尊严。 国训中心的戴锁庆主任也参与了活动。他认为这样的活动主题小,操作性强,便于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但我们要有顶层设计的理念,注重项目整体设计,讲求活动过程高效。 徐锁平 老师指出,研究性学习并不神秘,但应该成为一种常态的活动方式。在这两个活动中,既有书面知识的获得,也有操作知识的习得,整合了历史、美术、科学、劳技等资源,具有开拓性和启发性。在研究活动中,要处理好“多”与“少”、“深”与“浅”、“繁”与“简”的关系,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时空,少些教师的直接传授;引发学生多进行深度体验,减少浅尝辄止的探究;要有化简为繁和化繁为简的能力,睿智地处理活动指导的各个环节。如将简单的牙膏研究与生活的技能相结合,与化学探究相融合;看似复杂的公道杯制作原理,能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和揭示,并引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给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指出了研究的新思路,唯有不断学习、静心研究,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紧跟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河头小学 殷惠惠供稿)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564 | 本月访问: 5677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94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