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82次
“冬日暖阳好温馨,山路重重闻歌行”。12月23号下午,由领衔人 徐锁平 老师带领的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一行人员,有幸来到山清水秀的西旸小学,聆听了两节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综合实践课。
第一节课由二中的 杨月 老师执教《我做志愿者》。这是一堂敢于突破原有模式的方法指导课。 杨 老师通过引用金坛各主要路段交通事故的视频导入,让学生们明白宣传遵守交通法规就是志愿者的行为。然后学生观看志愿者的视频,进而引出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们尝试拟定一则交通宣传志愿者的招募公告。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明确,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培养了学生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价值观。
第二节课是 吴平 老师执教的一堂充满生活气息的美食课《走进饮食世界》。听课老师觉得这是一种色香味与实践对撞的艺术享受。 吴 老师从中国的八大菜系直接引入本节课主题,学生整体感知并总结出各类菜系的特点。从学生真实生活入手,引出学生喜爱的菜,引出烹饪比拼。派出学生代表,现场炒菜,在实践、观察、品尝、评论中习得常规的烹饪方法。课后向生活拓展,鼓励学生烹饪喜爱的菜,学习制作家常菜的本领,分享经验。这是一堂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实践课。
今天的两个节课,一是关照学生的社会价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学做一名小小的志愿者;二是关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做家常菜,做生活的小主人。链接到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和自主发展,培养的是核心价值和生活技能。
名师工作室人员在 徐锁平 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 《标注实践教育的新高度》这篇文章。预见将来,谋划未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始终是世界教育革命前进的方向。十多年的教改历程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然是我们化解应试教育弊端不可动摇的法宝。我们的课程开发,要面向社会,回应学生真实生活,将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质溶入到实践活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在理解目标、设计课程、建构体系的具体操作中,促进其模块化、主题化、过程化、指标化。借此达到完美活动过程,提升课程价值。
徐 老师最后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道路还很漫长,如果我们站在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高度,把每一次的活动都能系统地进行一个梳理,串联成一个长线活动,并形成一个科学体系。这样,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能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彩舞台,也能为现实教育改革注入活力,绽放民族教育希望之花。
(撰稿人:金坛区薛埠中学 盛杰)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495 | 本月访问: 5670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87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