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178次
五月,漫山遍野都是翠色盈盈,风光如画。5月22日,金坛市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一行在徐锁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座落于茅山脚下的西旸小学,顺利开展了第十一次教研活动。
活动中,执教老师能站在儿童立场,用儿童视角策划活动,开发资源,令人动容。
第一节课是由西旸小学的 吴平 老师执教的《足球梦》,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中国健儿在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中国足球的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二部分,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了足球——“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情;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校园足球”的开展形式,鼓励更多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足球活动。
第二节课,后阳小学 王玮娟 老师指导的《神奇的纸圈》。通过魔术导入,引导学生发现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之处,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纸圈的无穷魅力,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研讨中,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针对这两节课提出了一些诚恳的意见。例如,第一节课《足球梦》,教师可能想要呈现的内容太多了,建议可以设计成长线活动,作为一节课而言,内容上还是要有取舍,是有重点。第二节课,教师在课题导入环节,魔术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呈现形式上应更精彩一点;另外在学生探究制作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课程意识,利用和开发身边的各类资源呢?工作室领衔人 徐锁平 老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自由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第一,一节综合实践课一般都是要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从何而来?这就要求教师能“用心”,结合校本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第二,出示了问题,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去探究。第三,让学生受到启发,得出结论。那如果学生一开始就不感兴趣怎么办,教师强制学生去探究吗?这显然违背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关注学生对哪些事物,哪些方面比较“动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本身还应保持一颗“童心”,去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等。
无论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应积极拓展视野,坚持把生活作为学生活动的外延!
(撰稿人:西旸小学吴平)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576 | 本月访问: 5678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95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