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关注儿童立场,引领“快乐”体验——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第七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27次

“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不知不觉中,冬日已至。丝丝的凉意,挡不住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研究的热情。 1128日下午 ,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在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开展了第七次活动。  

活动伊始,由直溪中心小学的 杭静 老师执教了一节研究课《包馄饨》。活动中, 杭 老师通过设置层层闯关活动,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在课前, 杭 老师就引导孩子们向家长请教如何包馄饨,初步了解了包馄饨的一般技法。课堂上, 杭 老师出示错误包法的图片,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包馄饨的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接着, 杭 老师放手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小组合作包馄饨。孩子们事先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馅料,一板一眼地学着包馄饨。虽然孩子们初学包馄饨,不知皮如何摊放在手中,不知馅多少合适,不知怎样层层卷紧捏实,他们包出的馄饨怪模怪样,但个个包得认认真真,对自己的劳动果实非常满意。当香喷喷的馄饨出锅,当得到评委老师的夸奖,当获得一张张小奖状,当品尝到劳动的甜美,孩子们开心无比。这份劳动的快乐是无法言表的。  

第二节课是由殷雪梅小学的 袁丹 老师执教《课间十分钟》。这一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 袁 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平时所参与的课间活动,并联系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课间活动不仅不宜剧烈而且要注意安全。有了这样的理念后, 袁 老师又引导孩子们“自编课间小游戏”。活动自始至终都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最后,孩子们带着自己所设计的课间游戏进行展示时更是跃跃欲试。一节课中, 袁 老师引领孩子们重新认识课间活动的安全性和重要性,鼓励孩子们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创造出新的游戏。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生活出发,让学生有了快乐的体验。  

课后,工作室的老师们对这两节课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谋求发展,讨论气氛热烈而又融洽,不停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仅两位执教的老师有所收获,其他参与的老师都在研讨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开发和实施有了新的认识。讨论结束后, 殷惠惠 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理论学习,校本化课程开发的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课程开发的有心人,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  

最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锁平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工作室今后的发展作了阐述,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校本化课程开发,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立场,站在儿童视角,引领学生的健康快乐地发展。课程即自我实现,应让课程成为儿童赢得福祉和快乐的存在家园,也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幸福通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多快乐而自由成长的时空。  

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任重道远!  

   

(直溪中心小学 杭静供稿)

昨天访问: 6076  |  今天访问: 218  |  本月访问: 5850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867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