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25次
金秋送爽,金桂飘香, 9月26日下午 ,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在领衔人 徐锁平 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殷雪梅小学开展了工作室第五次活动。殷雪梅是一所以英雄殷雪梅名字命名的学校,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爱的芳香。
一、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一节课是工作室领衔人,河头小学徐锁平老师带来的《追寻英雄的足迹》。“永恒的瞬间,瞬间的永恒”,殷雪梅老师用那奋不顾身救学生的壮举,感动了中国。徐老师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一独特资源——英雄的学校,巧妙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带领着学生共同追忆英雄老师殷雪梅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位英雄老师。徐老师除了在课前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查阅图书等,在课堂中也充分地运用了图片与文字,和学生一起分享了之前所了解到的殷雪梅老师的一些事迹,将全体学生带入到了对英雄的追忆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的获取到信息,徐老师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校本资源,当场指导学生对英雄学校的老师进行采访,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英雄老师平凡中的伟大。最让人惊叹的是,徐老师还邀请了当年金坛市第一个报道殷雪梅英雄事迹的周球生记者,讲述当时十万群众送别英雄的感人场景。在周老记者噙着眼泪的故事叙述中,学生们的感情彻底地迸发了,课堂里荡漾着爱的温馨,传颂着爱的真谛。
通过这样面对面的学习,同学们对 殷雪梅 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孜孜不倦教育他们的老师们也有了更崇高的敬意,这才是爱的教育。
第二节课是洮西小学毛芸老师指导的《手电筒的制作》。如何将劳动与技术生活化、规范化、科学化,洮西小学的毛芸老师作了有益的探索。她创设生活的真实情境,将学生带入手电筒制作的探究之中。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将纸工制作、零件装配、电路认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掌握真实的生活本领,提升生活的品质。毛老师直接选择学生熟悉的手电筒作为本节课的制作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将学生吸引到这个有趣的动手世界中来。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发现,教师的及时点拨指导,让整个课堂都融入在了一个动脑动手的天地里。将失败视作宝贵的体验积累,将探究重要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研讨,注重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
如何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开发和实施的进程,工作室成员进行了专题研讨。各类校本资源,只有进入课堂,进入师生的活动过程,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课堂教学后,工作室成员在副组长 杭静 老师的主持下,对两节课进行了专题研讨。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 向两位 老师学习之外,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研讨氛围很热烈。 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整合手段,可以使校本资源开发得更深入,利用得更全面。
二中的杨月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徐锁平老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在理念上要开放,树立课程意识,积极开发,主动建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校本化课程建设,这样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高老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相信这次的殷雪梅小学之行对全体工作室成员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收获!
(执笔人:殷雪梅小学 袁丹)
昨天访问: 6076 | 今天访问: 255 | 本月访问: 5854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870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