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38次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进行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 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改变机械、被动、单一的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积极、主动、协作的学习方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自普及实施以来,涌现出了很多课程亮点和优秀案例。
12月20日 上午,金坛综合实践校本化联盟团队来到薛埠中学,进行以“走向常态与有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讨活动。薛埠中学的李俊,陈燕和水北中学的潘红琴三位老师精心准备了三节课,带给了大家全心的创意和启发。学生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灵性,智慧和创造力,让大家耳目一新。《制作叶脉书签》——课堂与兴趣的完美结合。李俊老师将课堂中的化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将课堂与学生的兴趣完美的结合起来。叶脉书签的制作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让学生对常规课堂充满了新的好奇与启发,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会问卷调查》——走进生活,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问卷是调查的核心部分,问卷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灵魂和思想,陈燕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给大家很大的启发性。《剪纸》——艺术的魅力与创造。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潘红琴老师将艺术带入课堂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的技术指导结合学生们的巧手设计,剪裁,创造出一副副独一无二的剪纸艺术。
课后,联盟团队的专家们进行了研究和指导。大家一致认为这三节课集中在一个词语“扎实”上。这三节课的类型分属劳技课和方法指导课,无论是学生的标题还是实际操作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课堂从欣赏到感悟到动手,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训中心姚爱祥老师对我市中学的课程实施作了恰当的分析,对三节课作了实际的指导,强调学校的课程管理需要走向一个系统和规范才是区域课程推进规范性的最终表现,对后续课堂课程的实施做了关联性的指导。
薛埠中学 李俊供稿
昨天访问: 6076 | 今天访问: 243 | 本月访问: 58531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8697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