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坚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有形建构 推进有效实施——金坛市综合实践课程暑期培训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05次

坚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有形建构 推进有效实施  

──2013年金坛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班侧记金坛市  

 820 22日,来自全市近300名教师参加了金坛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至期教师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理念引领,也有实践导航。形式多样,既有案例剖析,也有录像呈现。主持讲座的,既有省内知名专家,市区教研人员,也有一线专兼职教师。  

通过三天系统培训,澄清了一些模糊概念,明晰了课程本质内涵,获得了实施基本思路,逐步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综合实践活动自2001年作为新课程推进以来,各校实施力度参差不齐,教师指导水平高低不一,亟需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培训,我们追求队伍上向专职化推进,教学上向专业化发展,课程上向系统化建构,全面推进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呼唤研究性学习 变革常态化行为  

研究性学习,看似高深莫测,实则如影相随。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姚爱祥老师所作的《行动的变革──研究性学习叙述兼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建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姚老师别出心裁地从国际大视野的背景出发,通过一则则案例和故事,深入浅出地阐明课程的本质内涵。通过介绍国内外相关课程,结合国内教育面临的困境,厘清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活动的关系,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词。   

“观念是人的心灵直接面对和际遇世界时所产生的自己的想法。教学本质上是催生观念的过程。”  姚 老师通过一个个实例,掀起研究性学习的神秘面纱,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具体步骤,真实而具体地再现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天赋。  

他真诚地呼吁:室外多一点运动,把身体保住;室内多一些探究,把脑袋保住。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将孩子们引向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姚老师的讲座更是从区域的实际出发,期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回归课程的本质,自由,健康和快乐,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孩子们学习的个性特质,培养符合未来社会的社会公民!  

    

有形建构 无形反思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当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万伟 博士老子《道德经》来诠释综合实践活动有形建构、无形反思的关系时,令人豁然开朗。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校本实施,需要建构。 万 博士指出,我们可以通过非指定内容领域的改造、四大指定内容领域的开发、学校各项活动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总体规划,来规划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可以围绕十二项热点主题、十种学习方式、八大能力,科学规划和建构校本课程。  

她主张从课型研究走向核心能力培养,建构有效的教学指导体系。围绕活动一般流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方法掌握与专项能力培养,突破课型的固化模式,走向组合活用之路。  

通过适时进行的教学反思和追问,优化教学结构,倡导能力生根;通过适当的合作学习方式,提升小组活动效率。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是无形的,应该渗透在教育的方方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  

源为孩子创设发展的机会。 万 博士通过国外的一些案例,来说明如何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无形能力。如提供材料制作“投石器”,坚持记录一月内日出日落时间,“假如我是美国总统……”畅想,自编自导舞台剧,设计制作木工作品等活动的开展,从中滋长学力,形成能力。  

“研究是唯一的……在你和不可能之间。”只要用心,万事皆有可能。  

   

概念主题 学习借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则是南京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 任谷力 博士带给我们的新概念。他从2005年《扬子晚报》上一则《南京高考之痛》报道说起。当时,南京高考录取率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家长们纷纷质问南京教育。为了扭转这种态势, 谷 博士进行了“学习力”研究。“学习力”,可理解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为些,他提出了构建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宗旨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通过一个个特定事件的参与和体验,扮演各种不同职业角色、虚拟各种职业生活、体会不同人的甘苦、领悟人生真谛。  

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开发步骤:1、课程体系共选择了100个儿童熟悉的、日常生活概念 2、每一项围绕核心概念所形成的课程中设计了九大领域:概论领域、环境领域、使用领域、科学领域、社会文化领域、经济与生产领域、管理领域、人自身领域、道德领域。3、在每一个领域中,选择了与核心概念相关的若干个概念。在九大领域中,这些相关概念一共有36个,使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内涵形成具体而立体的理解和认识。   

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开展活动:  

1、布置和安排学生的课前准备;2、教师虚拟创设出相关的学习事件及其情境,学生  

的思维在现实和想像中穿梭;3、学生对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思考,对相关概念形成新的理性认识,从而实现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4教师设计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和迁移的路径和方向。  

目前,已经先后开发了《汽车》、《手》、《树》、《手机》、《汉字》等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博士的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我们进一步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渠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规范设计 有效指导  

要想将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底,就需要“规范设计”和“有效指导”相结合。这是武进区教研室钱新建副主任给出的高招。钱主任指出:目前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有:1、没有设计,凭感觉;2、活动设计看作是写教案;3、整体性较差,停留在课时的概念。  

“经历和体验是不能传输和灌输的”。课程设计时,我们应该紧扣核心价值:1、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2、认识和了解多样化的学习方式;3、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寻找主题时,把握好 “规划──生成”、“有意义──有意思”、“情境导向──自主选择” 等关系。  

我们往往非常注重活动整体的设计,将活动方式附庸于活动过程。但钱主任强调了设计  

“活动方式”的重要性,建议加强“活动主题分析”:1、活动主题价值;2、可研究或实践的具体问题;3、主题实施涉及的主要活动方法;4、主题实施的重要难点。他通过《关于秸秆焚烧的研究》实例,指明如何清空已有观念,用开放视角的思路,拓展和丰富资源——客观提出问题,设计活动方式。  

通过这样的主题设计,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为学生感受主题的价值,呈现的信息更丰富、更可信,有利于生成研究问题,有利于学生投入活动,有利于获得研究方法的运用经验和实际体验。       

系统开发 彰显特色  

立足校本资源,如何有效开展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金坛市白塔小学 陈月萍 老师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系统性建构的实践探索》让我们找到了一条“捷径”。 陈 老师通过现状思考、预设目标、实践探索三方面,阐述了具体操作的步骤和策略。她列举《开心农场》、《社区文明,你我同行》实例,从目标的设定、主题的拓展和分类、内容框架的搭建、跨学科统整、小主题活动再分解等方面,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系统地建构方法。  

《开心农场》活动,则将周边的生活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和改造,分别从种植、管理、收获、加工、销售五大方面入手,每一方面又可以预设若干活动,每个活动又由许多小活动组成。这样,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出发,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全面的活动系统,基本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就避免了活动的单一性、封闭性、分割性,增加了活动的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  

这样以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简便易行,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利于学生的深度体验,利于课程的系统建构。当然,也要避免:1、活动设计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2、课程资源闲置或浪费;3、活动的生成性和创新性不高。  

   

            打破课型枷锁,建构无痕课堂  

课型的确立和实践,教师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教学”。但课型自诞生之始,就有利有弊。“课型之利”在于:保障课程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有利于教师指导任务的明确和落实。“课型之弊”就在于:活动过程的程式化;活动面貌的学科化;活动评价的教条化;教师指导的机械化。要走出课型的固化模式,就需要围绕核心能力,打破课型枷锁,建构无痕课堂。金坛市后阳小学 张文华 老师结合生动的课例,翔实再现如何将方法指导寓于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方法,情趣盎然地习得知识。  

要想做到“无痕”,首先要“有痕”:了解学生建档案,合理分组聚人气。课题能从学生需求出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舍大取小,小题大做。  

《走进饮料世界》将过程情境化、活动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加深体验。这样的课堂,孩子喜爱,真正感受到活动的快乐。这是我们课堂活动中所应该追求的。  

《做一个快乐的小记者》将采访方法的指导,无痕地蕴含在活动过程之中,在轻松愉悦中气氛中获得真切体验,感受活动之乐。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单调乏味的方法指导课,只会遭到孩子们的冷眼;而寓教于乐的活动方法,必将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在现实的课程结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自由、最富生命张力的课程,它关照生命自由健康的生长,是时下民主和科学最完美结合的课程形态。  

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广大一线教师迈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培训,有利于队伍的有序培训,有利于课程的有形架构,有利于活动的有机开发,有利于方法的有意习得。但我们不能期盼,通过几次培训就能突破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瓶颈,通过几次讲座就能改变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罗志祥说过:“坚持比努力更可怕”让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彩课堂!让我们做好课程的守望者,为了自己,为了学生,为了课程,共同努力奋斗!   

                (金坛市河头小学 徐锁平撰稿)  

昨天访问: 6076  |  今天访问: 251  |  本月访问: 5853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870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