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67次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立足儿童立场,从孩子的成长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现实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主题。这样的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究,提升了活动价值,加深了情感体验。
5月30日 ,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来到岸头实验学校,围绕着“一次性用品”和学生午睡,进行了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指导活动。
一次性用品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人们天天与之打交道。但一次性用品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如何让同学们在享受各种一次性用品带来方便的同时,节约各类资源,树立环保意识,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呢?
陈月萍 和张文华 老师同课异构,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进行了实践和探究。
陈月萍 老师能从自家一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塑料袋统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陈 老师独辟蹊径,从告别“一次性”入手,进行特定的场景策划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替换、循环和改良手段,牢固树立节省资源的意识。整个活动调控得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价值的引导。
张文华 老师能从自身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出“一次性用品”这个话题。着眼于“一次性用品再利用”这个主题,培养学生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重视发挥组长和各位组员的作用,通过小组创想与合作,利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集思广益,智慧共享,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装扮自己的生活,从而培养创精神和合作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潜能。听课者无不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非凡的潜能所打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对废旧资源的再利用有了更真切的体验。
潘菊萍 老师能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午睡”问题。通过出示资料、实地观察、提出问题、进行改进等环节,围绕平常的午睡大做文章。 潘 老师通过让学生板书午睡中出现的种种状况,利用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判断和筛选,从中明确正确和合理的做法。通过午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大胆设想和改进。特别是学生所提出的改进桌椅改变睡姿的想法,新颖独特。这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真实可信,实用实在。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避免南辕北辙背离课程本质的做法呢?上面三节展示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我们要改“儿童适应课程”为“课程适应儿童”,密切活动与儿童生活的联系,立足儿童立场进行课程实施;改指导目标虚化为目标明确化,细化目标,将活动指导落到实处;改课程单行独进为多元整合,注重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渗透,各学校资源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延伸。这样,综合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沃土。
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
5.30
昨天访问: 6076 | 今天访问: 256 | 本月访问: 5854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871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