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87次
2008年12月19日下午,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90多人,观摩了由河滨小学郑彩霞老师指导的《我为校园景点起个名》活动的总结评价课。这次观摩活动的研究目标定位于: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关注个体成长,而不仅仅是外显的物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及多方面的评价,提升活动的价值;通过真实的表现,真诚的交流,坦诚的评价,同构共生学生的精神世界。
活动前,学生首先欣赏了本班各组在多媒体教室四周展示的该活动的过程材料,包括叶贴画、邀请函、习作日记、景点图画、拍摄照片、景点介绍等。
活动中,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各自介绍了自己为校园有关景点所起的名字,并接受其他同学的咨询。在座的学生对自己对感兴趣的名字踊跃提问,起名者根据自己的创意一一作了解答。这些名字,有的朴实无华,有的隽永秀丽,有的意味深长……这些名字有的是通过上网调查得来的,有的是问卷调查得来的,有的是通过访谈决定的,还有的是学生实地考察后,才慎重地给景点起名的。学生谈到了活动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奇特而难忘。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有快乐,有收获。
学生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作出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价,填写了“学生自评表”。
《我为校园景点起个名》学生自评表
填 表 人 |
| 日 期 |
|
班 级 |
| 小 组 |
|
自己认为最 满意的表现 |
| ||
自己认为要 改进的表现 |
|
填写完毕后,学生互相交流,与同伴分享这次活动的收获。
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其他同学,客观看待别人的表现,给本班或本组设计一个奖项,并写明设奖理由。
填 表 人 |
| 日 期 |
|
班 级 |
| 小 组 |
|
给小组的同学(或本班的其他同学)设立一个奖项 |
____ 奖 颁给______ | ||
简单写出获奖理由 |
|
学生自己设立了最佳口才奖、最佳书法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进步奖等,由衷地赞美自己的同学。教师则重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发现“弱势群体”的“闪光点”上,通过同学的发现、设计奖项,主动为同学请奖等活动,达到鼓励“弱势群体”的目的,这也体现出了关注他人,欣赏他人。
郑彩霞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指导过程:
这个活动在两周多时间内展开。活动中,学生们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变化。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关注弱势群体,注重价值引导。通过自评,完善个性。通过互评,从孩子只关注自己,引向关注到了另一个群体,鼓励他们取长补短。
河滨小学教导处房小科主老师结合本活动,介绍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他说:郑彩霞老师所指导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今天这节课,在 郑 老师高超的课堂艺术的调控下,取得了成功。这源于郑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认识深刻,本质把握准确到位,也得益于她个人素质全面。
综合实践活动究竟为了什么?要突出对人的关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课程,更加明确的指向人。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或主题,是次要的。活动,它只是个载体。通过活动这样一个载体,达到反思自我,关照他人,关心社会的目的。开始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通过活动关注到别人的成长,并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存在的价值何在?是要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自身成长的平台。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展示自我。找到自信心,并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课堂上,郑老师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融入到活动之中。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填自评表,设计各种荣誉称号,充分凸现了活动的价值,让学生“感受人性光辉的沐浴,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经历“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体验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受到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兼职研训员徐锁平老师在评课时指出:
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为从事社会生活而准备。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着想,让学生终身受益。郑彩霞老师指导的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我们要从教育的原点出发,真正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综合实践活动是累积经验的课程。经验就是财富,学生感性经验缺乏,对社会对生活缺乏内在理解,我们教师有责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经验。
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了思考;引导学生反思,学会自评互评;倡导小组合作,提炼各类经验。通过一个个最近发展区能力的达成,促成了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能力的递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挑战自我、挖掘潜能的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金坛市涑渎小学岳建华老师也在评课时谈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要十分关注课题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课题?到底为了什么?课题只是一个例子,训练学生什么能力?应该让同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郑老师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走进校园,引起思考;起名字的方式,引发思考;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再次激发进一步的思考。
将自我教育观的理念渗透到了评价当中去,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研训员夏亭尔老师对近阶段优质课展示情况进行了总结,布置了学期结束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
今天《我为校园景点起个名》这个活动,试图在总结评价方面作出新的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学生在与具体的教育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发生变化、分享成果、多元评价、关注成长。郑老师在活动中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精神成长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全市的优质课展示活动,已经相继进行了三周时间,分作七次进行。共展示10节课,听课老师达300人次。河滨小学的观摩活动是这次活动的第六站。还有一次活动要在朝阳小学举行。这是一次专门针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线教师课程培训的大行动,使他们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操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活动指导方法。这样做,提高了一大批一线教师的实施水平,为全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队伍奠定了更厚实的基础。这次活动,组织者精心挑选、组织了各种课型的活动,将我们教师在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并力图从课上体现正确的引导;这次上课的老师有研训员,有骨干教师,也有刚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他们认真学习、钻研《指导纲要》,自主开发活动资源,正确把握活动主题,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课程理念;听课老师能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观摩活动。再加上我们及时报道活动,评点观摩课,扩大了受益面,也扩大了课程的影响。这样的以点带面,以训促研,从课堂到网上,可以说对推进新课程是很有效的。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展开踊跃的评课活动,听课者将自己的感受和不同意见写出来,在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网上发表,活跃课程理论研讨。
相关结束工作,研训中心将另行通知,希各学校对照要求执行。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2008年12月21日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213 | 本月访问: 5642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59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