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成功的活动课堂得益于对课程理念的正确理解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47次

——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展示(后阳小学站)研训活动侧记  

 125 ,金坛市城镇区、朱林镇、薛埠镇所属小学及河滨小学等13所学校的近30名教师冒着严寒,齐聚后阳小学多媒体教室,参加了由研训中心组织的“2008年秋学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后阳站)展示活动”。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后阳小学一直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规管理抓得扎实,课程资源开发见效,学校已经成功地培养了多名市级骨干教师。自2007年秋学期起,后阳小学针对学校教师较为充裕的现状,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学科师资优化组合及团队建设,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有四名专职教师,这就为这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也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保证。这次学校展示的两节优质课,就充分发挥了教研组团队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为理解并在活动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提供了成功的课例。  

后阳站的两节优质展示课分别是严乔莎老师设计的在三(2)班上的研究性学习《校园安全隐患调查》 和张文华老师设计的在五(1)班上的劳动与技术《蔬菜种植》。  

 严乔莎老师的展示课属于一个长线活动的阶段汇报。这个活动是根据当前社会和学校都广泛关注的学生人身安全这个热点问题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增强人身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并初步了解、学习调查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教师大胆地在三年级学生中组织了活动《校园安全隐患调查》。在前后长达2个星期的活动时间里, 严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合理分工,将各类任务分解到小组,然后再将一类任务分解得更具体,让小组中分得更小的几个小小组分别完成。这样学生任务具体且可操作,能够依靠小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任务,教师也能够协调指导。  

本节课教师选取的课型是活动总结阶段的汇报交流。教师没有包罗万象地将活动的背景、课题的产生、内容的确定、小组成立及分工、全班各小组交流、成果展示、活动评价等各阶段活动全呈现出来,“穷活动全貌于一节课”,而是“删繁就简”“ 突出重点”,整节课只让学生根据“什么任务(问题)”“完成得怎样”“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想法”等几个问题汇报交流。(课的详细内容见附件)

附件活动设计

附件②课堂实录  

这节展示课取得了“以管窥豹”的效果。根据本节展示课学生的汇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里主要指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和特点。至少有如下几点是值得教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学习和借鉴的:  

㈠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它完全不受系统的、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知识和教材的局限,不以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为目的。本次活动教师没有“犹抱琵琶半遮脸”又想搞活动又想搞“副业”,而是将活动作为课程来对待,十分洒脱地让学生就自己关心或有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  

同时,研究性学习活动要具可研究性。问题值得研究,可以研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设计的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不能过难。要让学生能以自己个性化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次活动  

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十分具体,学生很喜欢很乐意,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事实证明,中年级学生搞研究性学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㈡学生的一切结论或感受都是通过“研究”或“探究”得来的。这个三年级班活动的主要方式有调查、访问、观察、亲自试验、自身体验、查找资料、实例分析、归纳等,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没有局限于从资料到资料,或者空洞无物。因为任务是明明白白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是踏踏实实的,所以每个学生的感言也是真切感人的,一扫许多活动说不出感受或感受空泛的现象。整个汇报交流期间学生显得很开心,乐意交流,争着发言;生生互动,师生对话,好像在聊天谈家常,学生很轻松,也很有成功感。  

㈢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活动要体现人人参与其中,人人是活动主人。不能根据学习成绩的优劣安排任务而将任何一个学生拒于活动之外;也不能有主角和配角之分而让“几人忙乎几人闲”。在严老师组织的汇报交流活动中,老师及时捕捉到可以生成的探究信息,并开发成新的探究活动,如学生说学会了上网搜索和下载文件,老师让学生当场演示一下,学生说在创建省级实验小学的过程中不文明行为已经改正了不少,老师让大家用亲身经历和体验谈一谈这方面的感受等。  

㈣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展示也要注意生成性。教师不能只根据自己课前预设的“教案”“上”活动课,这样教师眼中、心中都只有死的“教案” 内容及教学程序,而看不见活的“情境活的“思维”,这样就会放过可以或必须引导学生生成对新问题的探讨和可以组织的新活动,而这是十分重要的活的课程资源,这生成的活动资源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课程的开发决定的。 严 老师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交流中的“表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实质”的深处、探究的深处。

   

总之, 严老师指导的活动不仅仅取得了成功,这个成功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的示范性,在于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它回答了许多一线的老师还感到困惑的问题: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工如何做到人人有事做?学生怎样研究?汇报课如何搞?怎样让学生在汇报课上敢于说真话?同时,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逐步学会观察、思维、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使命感,加强了责任心,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张文华老师上的《蔬菜种植》属于总结汇报课。蔬菜种植也是后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并将形成固定的活动课程。这节课张老师较好地把握了总结交流课型的特点。将交流活动感受、活动收获,展示活动成果及活动评价融为一体,因此也就不存在事无巨细、一股脑儿搬出来的现象。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参与了从平整土地、捡拾砖块、育苗栽种、栽培管理及丰收成果的全过程,可以说,满菜园的菜是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出来的,因此,他们谈种菜的体会收获,读自己写的种植日记,说自己和同学在种菜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真实感人。各小组还展示了小组合作编写的小报。最后各小组都对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作了评价。课上老师还布置了接下来种菜系列活动如卖菜、做菜等的安排。  

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看,学生非常喜欢学习种植蔬菜这一劳动与技术,并且对他们自己种出来的蔬菜充满感情。  

后阳站的两节展示课,给所有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朴、平实,关注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说真话,摒弃精致化和华丽的包装,不刻意追求亮点和轰动效应——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本真。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262  |  本月访问: 5647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64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