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64次
金坛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举行工作会议
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在水北中学活动。
水北中学初一学生正在品尝评价别的小组炒的菜。
水北中学初二学生正在制订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2007年11月27日上午,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二次工作会议。
首先,指导小组观摩了水北中学的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初一的营养与烹饪课《学做菜》和初二的研究性学习《了解家乡》的制订活动方案课。这两个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基本反映了水北中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及实施现状,这就是:学校活动正常,实施已常态化;学生已适应新课程,组织活动自动化程度高;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专、兼职教师角色意识强,努力提高课程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指导专业化。学校一方面合理利用现有的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如《营养与烹饪》、《研究性学习活动材料与过程指导》等组织活动,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活动课的教学非常到位,学生从教材中已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程序和操作等方面的基本方法,活动已很具研究的气氛。另一方面,学校努力开发活动资源,设计编写具有社区特色和适合学生开展的研究活动方案。在如何指导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中,学校已充分注意到小组活动必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加强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的导引。
接着,指导小组对当下课程的几件大事进行了研讨,理清了活动组织开展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统一了思想。当前要做的几件事是:
(一)按照常州市教研室《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成果现场交流评比》(我市也在9月份进行了转发)的通知,相应地组织金坛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成果现场交流评比活动,我市分三个阶段举行。
第一阶段:自发通知起到12月14日,学校片内评选或推选出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片级评比;
第二阶段:12月17日至12月21日,中小学各片评选出2个活动小组报研训中心,参加下一轮市级评比。高中在第二阶段确定参加常州市评比的活动小组。
第三阶段:12月24日至28日小学、初中活动小组参加市级评比,评出金坛市一、二、三等奖。各学段获一等奖的前两名代表金坛市参加常州市评比。
本次评比活动不接受学校弃权,要求所有中小学校能认真对待,努力搞好活动,积极参赛,争取有所创新,体现特色,并能对提高学校实施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关于片级评比:片内评比采用评委组到学校看活动现场的做法,可以是评委组评本片活动,也可以交叉评比。初中各片原则上一天内评比结束,小学各片两天内评比结束。12月4日会上具体协商人员、时间、路线等。
(二)全市小学、初中、高中要认真学习常州市教研室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的通知精神,明确具体要求,做好接受调研的充分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按要求写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收集整理现有的课程实施资料,尤其是小组活动的材料要归档分发到小组,以备学生座谈会时查看小组活动情况之用。
虽然调研的学校有限,但因是随机抽样,各学校都不能抱侥幸之心。
(三)根据市指导小组总指导组的指示,年终要在小学、初中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先进学校,并颁发铜牌予以确认,并同时要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因此,学校要认真做好申报、推荐工作,指导小组也要认真组织评审工作。学校要根据评比条件,确定申报与否,并实事求是地推荐确实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参加先进个人参评。春学期期末已经推荐了一批先进个人,现在又过了将近一个学期,希望学校能综合近一年来教师的表现,对推荐的人选作适当调整。并希望此次评比活动能通过奖励先进,较大地调动学校、教师自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按照指导小组关于课程建设的计划,年底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一文一案”的评选,从教师撰写的论文、教育教学体验反思故事、活动总结等文章和设计的活动方案中编辑论文集和案例集各一集。要求有关教师抓紧整理、修改文章、案例,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的两个第一集赐稿,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资料,为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深入的探究。
指导小组组长、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训员夏亭尔总结了指导小组一年来的工作,对小组成员中的中学组员开创性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全体组员提出了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作为市指导小组的成员,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迫切需要加强学习课程理论,关注课程信息,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及时地将自己实践、研究的成果,反思、评价等认识发到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网上和教师交流,同时,指导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对本校课程指导到位,一定要使自己所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走在全市前列,并且能对一些问题组织本校人员实践、研究,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要翻越小学课程实施目前处于“高原现象”的坎。
指导小组成员还对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感到忧虑:同属一个常州大市,常州市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在扎扎实实地实施,早已全面推开,步入常态,形成良性循环,并且正在向纵深进行专题研究。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衡量上,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早已不再是势不两立的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相反,它对学生和谐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现代社会人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常州市的各学段的教育的高质量是有目共睹的。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退一万步讲,就是从眼前的利益、从纯功利性来评判,事实证明,综合实践活动也没有影响学生的成绩——考分。可是对照我市,某些学校,至今不让综合实践活动进校园。只要讲到综合实践活动,就会以影响教学“质量”、以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进行教育质量监控作为难以实施的托词。似乎以前就不要抓质量,以前就不讲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进行教育质量监控了,这才忙着抓质量;似乎将不考、不计入学生成绩的学科挤掉了,学生的成绩才会提高;似乎将学生所有可利用的课外时间都用来上课、做习题就能提高教学质量了。且不谈以前要不要质量,也不谈要对质量进行分析,我们只是问这样做就可以提高分数、提高质量了吗?我们这样做有没有提高质量呢?对于科学管理的学校来说,从来都是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学校的质量也是有保障的。如果我们疏于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不重视合理的重过程的动态的目标管理,对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少思考少研究,浮躁、跟风,那终究不会想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来。因此,指导小组认为,学校不宜“堵”综合实践活动之路,而要学会“疏”和“理”,学会“整合”,让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中发挥其他教育都不能产生的育人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功能。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172 | 本月访问: 5638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55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