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在河滨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06次

421日上午,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研究活动在市河滨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小学的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中心组成员及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共60多人参加了活动。与会人员观摩了河滨小学五⑵班钱素玉老师指导的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课题(项目)完全从所学语文教材中产生,如《火箭之父钱学森研究》、《麋鹿研究》、《抗日战争有关专题研究》、《音乐之都维也纳研究》、《诗圣杜甫研究》、《〈西游记〉研究》、《民间艺术家阿炳研究》、《广玉兰研究》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等。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的广泛性、灵活性。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供参考的研究课题,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运用各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请教了许多人,作了很多调查,如“你读过《西游记》吗”“你知道《二泉映月》曲吗?”“你最喜欢杜甫哪一首诗?”“你知道抗日战争中日寇的罪行吗”等等,并经常交流获得的信息及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在汇报课上,各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如研究报告、自编手抄报、研究专集、自编剧、活动心得等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个活动,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是虽然是从教材生成课题,但是教师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学科综合性活动等同起来,混为一谈,将活动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和拓展,而是突出了作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目标。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没有丝毫来自完成另加的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增加知识积累等的压力和干扰。研究活动没有带任何实用性、功利性的杂念。

二是教师既关注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又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现了手脑并用。尤其是教师能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非研究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独立、合作、分享、探究等意识。

三是坚持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真实性。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活动,活动质量是怎样一个水平就展现怎样一个状态,决不做假,决不运动学生,不掺加过多教师的思想,教师也决不越俎代庖,展示学生的真我。

当然,活动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对于小学来说,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还只是最基础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一些感性体验,不要在操作技能和研究成果上有过高要求。

这次课题研究活动,是一次探索。显示了课题研究的本质:勇敢地涉足自己还未知的或有争议的活动领域。几年来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都以实践性亲历体验为主,都有研究性学习的因素,但是,以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和我们的生活不十分密切,又以探究某方面知识为主、不可避免地要较多地和资料打交道的内容作为研究课题,还是第一次。我们认为这是思想解放、敢于为自己松绑的表现。少空谈,少争论;多实践,多探索,这是课题研究应有的态度。如何在我们自己划定的活动禁区内探索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

这是需要有攻关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这次活动将为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注入活力,并将有助于拓展活动空间。

(供稿:金坛市河滨小学 汤建平 李建中)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198  |  本月访问: 5641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57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