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组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13次

1219“先学后导,驱动拓展”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组在金坛市薛埠中学举行了研究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本课题组成员,还有初中信息技术青研团成员以及周边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

   

两节研究课对FLASH动画模块的内容进行了实验性的拓展和延伸,第一节课的主题任务是“毛毛虫学爬行”,第二节课是“毛毛虫学爬树”,两节课相辅相成。第一节课由华罗庚实验学校朱云霞老师执教,让课堂教学在一棵魔幻的苹果树上缓慢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用老师提供的库文件布置个性化的背景,接着引出两个魔幻果实,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合适的工具去创作这两个苹果,让学生迅速熟悉绘画工具;然后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以及实践任务——毛毛虫学爬行。朱老师选择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圆形工具进行了简单的绘画教学。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创作的毛毛虫各具特色和想象力,最后她简单地通过两个关键帧的不同变化实现了毛毛虫的爬行运动。让学生体验到了FLASH动画的魅力,整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由创作,充分体验到了学习和创作的双重乐趣。    

第二节由华罗庚实验学校徐忠老师执教,徐忠老师让学生在“向前爬”和“向上爬”这两个不同的运动之间进行对比和思考,通过纠错的示范,让学生对动画补间动画的技术及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顺利完成爬树的动画后,他又把守护鸟这个角色引入到故事情节中,让情节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变。毛毛虫吃到苹果后果怎样?苹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没有吃到苹果毛毛虫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小鸟是怎样运动的?让学生自己去计动画主人公的情节发展并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整节课气氛热烈,学生虽然是初步接触FLASH动画,但也开拓了思维,感受到创作的喜悦。    

最后由薛埠中学马志强老师组织大家对两节课的教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两位授课老师就本次研究课的设计谈了自己的想法,分享了成果的经验,听课老师针对两节课学生的表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肯定了教学实例的趣味性与独创性,和两位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引导,同时也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想法。    

   

   

(供稿:实验学校 王华 图片:薛埠中学 马志强)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246  |  本月访问: 5645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62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