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00次
九月二十五日上午,信息技术青研团成员在河滨小学计算机教室进行了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交流讨论了有关导学案、素材资源以及微视频、即时评价等元素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进行的环节是集体交流,研训员王云飞老师抛砖引玉,通过阐述个别老师精心设计导学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谈起,引出课堂教学中的其他相关要素如学生自学素材资源、微视频、即时评价等元素在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介绍了课堂中基于这些元素的应用环节,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应用困惑。在导学单的设计上,张俊芳老师在《申请电子邮箱》提出了她的设计和思考,她利用导学单上提示让学生完成电子邮箱的注册后,通过学案让学生归纳总结注册的注意点,同时通过学案中的问题来巩固重难点的掌握,以便于下节课学生能区分注册过程中的重点元素所对应的点,而不是简单登陆就算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尹爱华老师则就他如何坚持长期导学单的设计和试用而感受到的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提出他的建议和思考;徐忠老师则谈了平时课堂中灵活应用多媒体控制软件的录屏功能录制重难点视频给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技巧,实则也是微视频的微应用;孙月芳老师也谈了自己利用先行录制的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模式的成功体验。没有实践过的老师也谈了自己通过交流受到的启示和以后将在这些应用上尝试的设想。王老师针对大家提到的导学案提出了导学单要设计合理,不能走照搬教材的模式,导学单要多呈现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同时又要兼有收集反馈学生学习状态的功能。
接着,王老师重点强调了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微视频进行课内翻转的教学应用,他提出在其他学科中,由于信息技术终端设备的限制,利用微视频的先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应用推进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制约,而信息技术课堂因为设备的便利,这些困难就不存在了,教师思考的只是如何设计学生喜欢看、能看懂的微课,并有机的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从而促进课堂中学生真实自我学习的发生。同时要思考如何利用先学的内容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从而展开思维的过程。王老师还就微视频的制作和使用提出了几点建议:1.充分预设课堂,设计有效的导学案,重组知识点,让学生从质上脱离说明书式的教法,授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反馈。2. 微视频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或重点或难点,同时结合导学案,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最后,青研团成员就微视频制作相关软件的操作从技术层面进行了交流讨论,王老师还建议,在座各位成员在为其他学科老师做好微课程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要提高兼顾本学科的相关应用水平,能够相互共享作品,交流制作心得。
(供稿:儒林小学 吴俊杰)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228 | 本月访问: 5644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60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