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297次
5月23日上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训活动在市四中举行,四所高中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观摩了由市四中的杨小建老师执教公开课《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杨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就提出这样两个理念:第一,本章节内容主要涉及到网络工作原理中最基础的协议层及其工作流的原理。要求学生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的工作原理和这两种架构之间的异同点。其中会涉及到“分层协作”和“协议标准”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如果单纯地从这些概念开始进行讲授,会让学生感觉空洞和抽象,不利于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够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场景中获得体验与感悟进而理解“分层”与“协议”这两个基本概念,这对于理解网络基本组织架构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第二,在向学生介绍OSI参考模型之前同样应该避免学生一开始就面对复杂的七层协议模型,而换之以一种学生可以容易理解的模型的简化版本来说明网络工作流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实际的情况。
针对本课教学的特点,杨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即通过组织学生模拟现实情景,从他们在活动中初步获得的感性认识入手,进而去思考、理解技术原理,从一开始对于“分层协作”的概念到“协议标准”的意义以及后来网络架构工作流的原理均由学生来进行现场模拟。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确保学生在模拟活动中不出现方向性偏差并及时引导学生在每一个模拟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与思考并从模拟活动中提炼出相应的概念和理论。杨老师还认为,对于学生的自主模拟与思考活动还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空间,理想状态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最终能够自己构建出网络工作流的模型,并对其中涉及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判断。
在进行了公开课教学观摩后,市教育研训中心王志忠老师结合本课教学,以《例谈高中“信息技术原理”类教学的成与败》为题,对高中学段“信息技术原理”类教学中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处置、活动的有效开展三个方面进行研讨与交流。最后大家还对“省级会考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层次进行了交流与思考。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181 | 本月访问: 5639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55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