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44次
4月19日 下午,小学信息技术举行研究课活动暨信息技术青研团活动在西岗小学如期举行,全市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和市信息技术青研团部分成员参加了活动。
观摩了由西岗小学 蔡燕 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之后,在我市教育研训员 王云飞 老师的主持下,参与活动的老师紧扣本期研讨的主题:“利用‘半成品’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利用“半成品”素材的教学策略,作用旨在摒弃其他干扰学生的技术难题,模拟一种真实的解决问题的环境,以保证本节课所用技术的练习效果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成品)的一种技术“留白”,补充这些留白就是“再加工”,在形成“成品”过程中开展教与学,从而体现出技术点的功能与意义,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信息需求为线索的课堂教学。
大家认为 蔡 老师的这节研究课很好地体现了“半成品”素材的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要点。这节课教学设计新颖,以“动物音乐会”的故事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教师课前做好了充分预设:将本课知识点设置在“半成品”素材之中,让学生在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冲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为学生制作了相应“学案”,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较高。如果说“半成品素材”的运用时本课的显著特点,那么抓住即时生成的错误资源进行合理教学无疑使本课的另一大亮点。
研究课的研讨结束后,在 王 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活动的教师共同学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并对新旧纲要之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大家发现新的纲要更加与时俱进,要求学生提高对不同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的适应性,适当关注前沿技术,关注信息安全,强调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结合,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就课程内容而言,为配备龙芯计算机的学校增加了“补充模块”,拓展模块中删除了“主题活动”,增加了“物联网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验现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明确要求小学和初中阶段均须至少选择学习一个拓展模块。
活动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教法的探索、对课程纲要的学习还在继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信息技术课堂的根本变革,远非一次简单的学习“课程纲要”的活动和一两次研究课、展示课就能解决问题,只有把智慧的火花播散到日常教学中,积极应对挑战,勤钻研、多实践、善思考才是补齐自身短板的有效途径,唯有如此,我们教师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才能从计算机软件培训师转变为真正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的课堂才会有质的提升,才能从 “学技术、用技术、教技术、帮助学生学技术”的“计算机课”成长为“重素养、勤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课。
(供稿: 华城小学 李玉兰)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228 | 本月访问: 5644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60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