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374次
9月16日 上午,高中信息技术同题会课活动在市一中举行,本次会课活动的主题是“常态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针对这一主题,市一中的 王晓云 老师和田永忠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两节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参与活动的老师在观摩了两节同题课后,对常态课堂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益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交流。
在共同探讨中,大家认为,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各个学段的课程设置中已不再将所有学生都视为“零起点”了,教材的编写也是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因此到了高中学段后,学生对许多内容已经有了连续学习的经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有相当 许多 老师忽视这个背景,依旧重复着低层次的训练,放弃了更高、更多目标的预设与达成。通过研讨,大家也形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应该只是‘重复’,更要要立足已有基础之上的‘重构’的观点。为此,在教学目标的预设方面,“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的目标只宜作为前提,在教学中也只是以复习、统整为过程,而“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才是核心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方面,要充分关注、利用高中学生已有学习能力,充分激励起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高效的双边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主体实践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结构布局方面,要努力革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单一且极不完整的弊病,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应该只靠“操作”,还要应用思辨来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研讨中辨析,通过思辨获得提高。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环节的预设和实施上迈出第一步。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4237 | 本月访问: 5644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661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