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447次
——记金坛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第3次活动
新学期伊始,又一批学生迈入新学校大门。随着环境的变化,大部分新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往往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障碍,若不能给予及时调适,将影响其身心健康。
9月27日上午9:30,金坛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在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一场以“新生适应辅导”为主题的心理沙龙。
本次活动首先由工作室领衔人张艳老师的热身游戏开始,张老师带领大家体验了团体心理辅导小游戏“自画像”和 “心有千千节”,并详细介绍了活动的目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通过热身游戏将大家的活动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在工作室顾问冯正平的带领下,全体工作室成员就新生适应问题展开研讨。首先由孙洁老师介绍了她所主持的《团体心理咨询对初升高学生适应问题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相关内容及进展情况;张艳老师分享了《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方案,此方案可供班主任参考,利用班会课来实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蔡辰老师作为三中的团委书记,分享了一些学校在“新生适应”问题上可以开展的活动,她指出要利用好“开学典礼”、“教师节”“新生欢迎会”等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帮助新生适应新学校。最后,大家就“新生适应”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讨论。
对学校而言:应充分重视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入校新生进行集体心理讲座,对同一反应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或个体辅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同时,因为新生的很多问题与家庭密切相关,可开设相应的家长培训班。
对家庭而言:要尽量做到“三多”和“三不要”。“三多”是:多观察子女的表现,多和老师交流,多和子女讨论学习、生活和交往。“三不要”是:不要时时刻刻提醒孩子的成绩,不要夸大子女在这一时期的表现,不要当着子女的面把孩子与其他人相比。
学生自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估计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主动向周围人学习一些必要的适应方法。面临问题和困难时,积极改善,必要时寻求老师、父母和同学的帮助,也可以向校内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倾诉求助。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1452 | 本月访问: 53664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383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