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658次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练习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多选题(共5题,共10.00分)
1. 选择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参考答案:C,D,
2. 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参考答案:D,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习的心理规律
B.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参考答案:C,
4. 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 )
A.动作技能
B.分析技能
C.态度
D.综合技能
参考答案:A,C,
5. 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 )方面。
A.认知
B.情感
C.人格
D.社会性
参考答案:A,B,D,
判断题(共5题,共20.00分)
6.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
选项: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改为:道德认识
7.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
选项: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正确
8.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
选项: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改为:桑代克。
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
选项: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改为:观察学习
10.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选项: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错误
改为:逆推法。
简答题(共16题,共70.00分)
11. 实验法
参考答案:实验法
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12. 思维
参考答案:思维
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理的概括或间接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13. 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自我意识
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自我总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14. 学习
参考答案:学习
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这一对学习含义的解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2) 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
3) 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4) 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
15. 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观察学习
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16. 概念学习
参考答案: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17. 动作技能
参考答案:动作技能
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
18. 自我调节学习
参考答案:自我调节学习
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19. 学习策略教学
参考答案:学习策略教学
是指系统的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
20. 概念运用
参考答案:概念运用
是指概念获得之后,就能在认知活动中发挥作用,并对认知活动产生影响,它一般反映在知觉和思维两个水平上。在知觉水平上运用概念是指运用已经获得的概念,帮助识别具体的同类事物并将其归入这一类型。在思维水平上运用概念是指运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或将概念进行重新改组,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
21. 学习迁移
参考答案:学习迁移
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22. 程序教学
参考答案:程序教学
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它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23. 教学反思能力
参考答案:教学反思能力
是指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和改进教育实践。教学反思能力是优秀教师重的心理品质,在反思中学会教学,通过反思才能扬长避短,创造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逐步成才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24. 教师的威信
参考答案:教师的威信
威信是“威”与“信”的结合,威的含义是尊严,信的含义指信服。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信誉。
25.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6. 请结合自己实际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案例,或形成性考核册提供的案例,编制案例题并进行分析阐述。
案例1:
李小辉怎么了?
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
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参考答案:
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 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昨天访问: 5167 | 今天访问: 5372 | 本月访问: 36973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713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