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小学常规教研活动第十次汇报与展示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54次

暨朱林小学基于“幸福童年”适性课程改革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927日下午,朱林中心小学开展了课程建设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常州教育》主编鲁兴树、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文、陆卫英副主任、相关研训员及全区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同时吸引了创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评估组专家,淮安市洪泽县教师研修中心万泽民主任的全程观课。  

一、感悟篇——走进学生,感悟课程  

首先专家们走进教室,聆听了该校的语文、数学校本课程,由吕桦老师执教的汉字文化《鱼》、沈荣花老师执教的经典诵读《笠翁对韵》、张文娟老师执教的数学游戏《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及韩一飞老师执教的数学思维《数的组合》。

   

二、交流篇——聚焦课堂,研讨课程  

随后,专家们和全区的骨干教师齐聚朱林小学阶梯教室,活动有研训中心房小科老师主持。该校两位数学老师从课程的认识、课程的开发及本节课的反思与老师们交流。接着教师代表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课程的内容选择的适切性,游戏贯穿始终,动手操作的有效延伸,有序引领,有序思考,使学生的所学经验得到了再创造,再升华。特别是将数字化引进了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房小科老师从数学课程建设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有特色,基于“幸福”与“适性”,将数学游戏这颗树长成参天大树;依托教材,将游戏丰富化;基于儿童立场,组织有效教学。

 

 

三、汇报篇——聆听汇报,详解课程  

接着,该校袁仲华副校长作了《让每一颗种子幸福成长》课程阶段成果汇报。袁校长从课程建设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成果及遇到的困惑入手,详细介绍了课程实施过程中整体规划,分类实施,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创设“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校本课程系列化,分步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系列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特色化,把陶艺、足球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主题德育课程、社团课程,尊重了学生自主权,塑造健康人格,培植幸福基因。

 

 四、引领篇——专家解读,引领课程  

最后,常州市教育主编鲁兴树对该校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以 “幸福”为线索,诠释了幸福教育的概念。他强调,在课程改革的路上,要让学生觉得有意义才幸福,所选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有丰富的过程体验才幸福,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有幸福的能力才幸福,创设多种途径,锻炼学生,成长学生。未来的幸福源自现在,鲁主编感动该校对儿童幸福的追求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希望在课程的个性化、多元化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此次活动,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课程改革路径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该校将在专家们的建议下,努力探索,勤于实践,相信朱小的适性课程改革将会蓬蓬勃勃、郁郁葱葱,朱小的沃土定会姹紫嫣红、幸福满园! (朱林小学撰稿)  

   

   

昨天访问: 4477  |  今天访问: 2143  |  本月访问: 5435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7452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