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从“盆景”到“常态” 小班化教育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15次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现在教育的一种主要教育形式。小班化教学能够大大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的课堂教育教学形式,教育教学方法,课堂评价标准,对学生潜在的影响都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在这样的形势下,怎样更好的搞好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317日,由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讨活动”在儒林中学举行。区教育局教育科秦小方、李俊,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部研训员以及第二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的分管教育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上午,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儒林中学的八节小班化教学研讨课。上课教师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已然成为儒中课堂的常态化教学手段。听课结束后,区教师发展中心各学科研训员深入各学科组办公室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他们一致认为,儒林中学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富有激情,学生朝气蓬勃,这正是儒中的小班化教育教学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的最丰富的成果。

   

下午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国富主持了小班化教育教学研讨会。    

首先儒林中学华迎春副校长详细介绍了儒林中学在小班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儒林中学以学校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在教师、课堂、课程和活动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对小班化教育教学作了细致而全面的诠释。紧接着参加第二批“小班化教育”的其他六所试点学校,分别介绍了他们学校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和想法,也提出了一些在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之后儒林中学卞铁军校长表示作为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尤其是作为校长,一定要有激情有梦想,勇于承担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最后,区教育科科长——秦小方作了主题发言。他认为,我们的小班化研究已经从教学走向教育,从零打碎敲走向合作与常态,从“被小班化”走向“主动研究和发展”,这无疑是我们全区教育事业的一个福音!同时,他也向在座的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三个建议和要求:一是在比较中改进,我们要在大班授课和小班教育的各种活动中比较利弊,以求不断改进我们的方法,获得进步;二是在坚持中获得,要想获得小班化的教育教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三是在点上求突破,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最终才能赢得小班化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讨交流引起了所有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我们知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从“说到”到“做到”。我们将在以后教育实践过程中且行且思,不断为小班化教育注入新动力,使小班化教育真正成为助力优质教育的引擎,使小班化教育从“盆景”走向“常态”。小班化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一直在路上。  

儒林中学 沈道静

昨天访问: 3782  |  今天访问: 694  |  本月访问: 2712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729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