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我市邓黎莉、江丽华老师喜获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小学英语)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592次

——记两位老师江苏省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之行

暑假期间,我市教育研训中心组织小学英语老师参加常州市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本次比赛的重心是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陈国富主任、钱荷琴、王云飞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邓黎莉、王孟阳和江丽华老师获得了常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随后,常州市教科院根据比赛情况重新组队,由邓黎莉做组长,携江丽华及武进另一位老师形成常州代表队,代表常州市参加了领航杯•2014年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

821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在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举办,来自全省13个大市的53个教师团队共计159名教师参加角逐。整个比赛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突出了以网络为平台,以团队为形式,以教研为核心的理念,通过信息化自主学习资源设计、循环评价和自主完善团队自主学习资源以及可视化陈述和答辩三个环节进行。

看似只有三个环节,对于刚刚聚到一块、来自不同学校的三位教师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821日上午,顾不上长途奔波的辛苦,饿着肚子,三位教师开始了前期的磨合与分工。下午三人在熟悉场地时,机器经常性的蓝屏、无法登陆比赛平台、比赛用软件无法正常启动……这一系列信息化平台中常见的问题令即将开始的比赛充满了未知数。

822早上830分,为时三个半小时的第一环节比赛开始了。三个半小时的比赛对选手的教育教学素养及微视频制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比赛硬件条件有限,原先分配好的三台机器中只有一台可以顺畅地使用视频制作软件,所有的外网几乎全部关闭,大赛组委会承诺开放的八个外网,也因为技术原因无法正常打开。邓黎莉、江丽华及常州清英外国语学校的陈锋老师沉着应对、合理分工,在半个小时内,对现场抽签选定的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提炼出一个知识难点,定下了微视频设计文稿的流程。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江丽华老师负责教学演示文稿制作,邓黎莉老师负责设计文稿及学习任务单的制作,武进的陈锋老师负责微视频各环节讲解串联词的书写。当一切准备妥当,三人又着手完成最关键的视频录制、剪辑和编辑。12点正,三人终于在没有任何后援、手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微视频制作,顺利将作品打包上传。

午饭后,三人没有休息,而是在偌大的餐厅里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对上午的作品进行自我反思、修改,为下午第二环节的比赛作好充分的准备。从2点钟开始,三个小时的第二环节里,邓黎莉、江丽华和陈锋老师仔细观看来自兄弟团队的微视频、设计文稿和学习任务单,从设计亮点、缺点、改进意见三方面分工完成了2000字左右的循环评价稿,并针对其他团队对自己的微课设计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微视频、设计文稿和学习任务单。在交流、互助协作中,三人完成了微课最终稿的设计与录制。

如果说第一天的比赛可以用紧锣密鼓来形容,那么第二天的比赛只能用异常艰辛来形容。22日晚上700,三人挤在宾馆那张窄小的书桌前,构思第二天陈述答辩所需的文稿。由于陈述时需要脱稿,因此文稿既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要简单易懂,既要与自己的设计作品联系,又不能过于繁琐,等到文稿定稿已是夜深人静。然而三人不敢松懈,邓黎莉老师提炼陈述提纲,陈锋老师背诵文稿,江丽华老师制作陈述PPT……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后天已微亮。

23日上午,稍事休息后,三人又坐到一起模拟陈述场景进行赛前的准备。前一晚的通宵达旦为陈述准备留出了充足的时间,然而陈述是可以设定的,答辩却是难以预测的。邓黎莉和江丽华老师又针对自己设计的微课及陈述内容从教育教学理念、微课设计理念、微视频制作技术等方面互提问题,模拟答辩。这一切准备使23日下午的陈述答辩变得如顺水行舟般流畅。从容不迫的陈述,有条不紊答辩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至走出陈述室,三位老师才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那一刻,两天一夜不休不眠的疲惫感袭来,长时间埋头端坐电脑前的腰酸背痛,让三人顾不上休息室的简陋直接趴在了电脑桌上。

在头脑风暴式的比赛中,邓黎莉、江丽华老师凭借各自优势,与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陈锋老师精诚合作,巧妙配合,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在提升中总结,不断激发教育智慧的创新。她们在小学英语组参赛的十四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昨天访问: 3782  |  今天访问: 774  |  本月访问: 2720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737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