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训练学科关键素养  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07次

——小学联片(南片)教研第十次教研活动掠影  

五月的暖风吹来了夏日的气息,五月的河滨小学此时也是格外迷人,南片教研活动正在这里浓情上演。29日下午,来自南片各校的老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开始了为期半天的教学研讨。  

语文篇  

扎实的训练,有效的提升  

多媒体教室里,来自洮西小学的高雅婧老师正引领着三(4)班的孩子们走进《槐乡五月》那馨香的花海之中。高老师紧紧扣住文中的最后一小节,带着孩子们在槐乡的美景中自由穿梭,感受槐花的香和孩子的乐。在一次又一次的读文中,她用动人的话语巧妙地引领,很快让孩子们找到了身临其境之感。高老师趁热打铁,又让孩子们把文中的“他们”改成“我们”再读课文。于是,学生个个身临其境,似乎感到自己就是槐乡的“小小子”和“小姑娘”。他们情绪高涨,倾情投入,体会到位,自然也就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而河滨小学的陈颖老师则用她轻言细语、娓娓道来的教学风格征服了三(5)班孩子们的心。同样是《槐乡五月》,她围绕“槐花的香”做足功夫,从“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来体会槐花的“多”、“白”、“美”,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槐花的特点。孩子们在不断读文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悟到了课文语言文字的美。课上出示的不同形状的槐花图片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那一句句生动的仿写说话,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频频点头称赞。

   

课后的研讨氛围异常热烈,大家一致肯定了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洮西小学的何翠芸老师直呼自己在这两节课上的收获颇丰,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灵动的评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人折服。河滨小学的包兆瑜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体现了生本思想,处处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目标,以读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槐乡景色的美,继而感受槐乡孩子心灵的美,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

   

这两节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两位老师教学风格的清新、自然、朴实之香,久久萦绕于在场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中:清香,醇香,浓香……  

词语的品悟,意境的升华  

另一个多媒体教室里,两位执教老师正用她们精彩的课堂演绎告诉大家:一篇课文,就像天上的一个月亮。每个人对这篇课文的不同解读就像是倒映在江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月亮。  

常胜小学魏婷老师《望月》的第二课时教学,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准确定位,理清行文脉络,从“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三个板块入手,不蔓不枝,拨云见月!课堂伊始,魏老师从课题的朗读入手,让学生柔柔地读、轻轻地读“望月”,这轻声的提醒似月光般宁静柔和,带学生入境。课堂中,魏老师紧扣散文即美文,带着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江中月的月色之美,诗中月的诗情之美,心中月的幻想之美。在教学“安详”一词时,魏老师巧妙地提问“‘安详’换成‘安静’,可以吗?”通过学生的品味,发现作者的用词精妙。

   

河滨小学黄水华老师执教《望月》时,借助入境的语言、精美的图片、恰当的音乐营造出月光如水,静谧安详的江天月色!黄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引领着学生进入那柔美的月夜。在教学第二小节时,配乐朗读结束后,黄老师问“如果你是画家,你最想画下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巧妙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更是感受月夜留给学生的无限意境!当学习到文中小外甥眼中的月亮像天的眼睛时,黄老师抓住这一训练点,提问“你眼中的月亮像什么?”让学生动笔写,然后将学生写的比喻句汇成了一首首小诗,课堂由此沉浸在诗意的清辉里。

   

课后,听课老师积极参与了评课。提出了对《望月》这篇课文的思考,即对这样的叙事散文,如何带领学生去品味语言,凸显文章的结构美,感悟文章的意境之美,道出了自己对语文教育的追寻与思考。亦如望月,我们所能望见的也只能是自己心中的那一轮圆月!  

英语篇  

丰富的形式,智慧的课堂  

阶梯教室里,指前小学的于琴仙老师和后阳小学的陈慧慧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两节风格迥异的单元复习课。  

于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Unit6Unit7两个单元的复习课。她将这两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读写任务,如:Listen and draw; Read and guess; Read and match; Read and talk; Think and write,让学生们轻松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整个课堂既丰满又充满了情趣。而陈老师展示的是一节三年级下册Unit7 On the farm的复习课,她创设了“卡通人物Tom为妈妈过生日”这一情境,通过Tom为妈妈做的三件事情:Feed the animals; Pick some fruit; Make a gift,使散乱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注重了英语教学的情景性、趣味性和交际性。陈老师还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Look and guess; Make a pyramid; Make new sentences; Act the dialogue活动中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两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但却不约而同地让我们看到了复习课的魅力。

   

两节研讨课之后,听课老师对这两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教学目标适切,整体教学环节清晰,同时两位教师对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体现出了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分的语用空间、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适度的策略引领。让听课的老师们更加具体、直观地理解、思考复习课的内涵。  

步出研讨会场,天色已经暗沉。一股热浪袭来,然而,老师们个个都面带微笑,因为大家的心中都珍藏了那一片片洋溢天真童趣的、充满着无限遐思的明媚的月光……  

(供稿:河滨小学 李晶 王月琴 蔡文秀)  

昨天访问: 4017  |  今天访问: 1270  |  本月访问: 49005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6917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