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10次
为了加强区域联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研训中心工作计划及西片活动安排,4月17日下午,西片八所学校七十余名教师齐聚花山小学,开展联片教研第十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聚焦课堂,有效落实年段目标”。
围绕活动主题,八所学校,八位教师呈现了八节课例,其中语、数、英各两节,美术一节,音乐一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兴致盎然地依托文本,循着思维的路径,体味着发现与探究,对话与分享,体验与展示的快乐,透过孩子时而微蹙的眉宇,时而舒展的笑容,我们似乎聆听到了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40分钟,转瞬即逝,但在这40分钟之前与40分钟之后,我们还做了很多……
【镜头回放】回眸:寻找我们的活动主题
4月3日 下午,八所学校的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齐聚花山小学,筹划第十次西片联片教研,会议由研训中心周主任主持,大家针对我们西片的区域现状,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市教育局的“质量效益推进年”要求,带着各校老师关于此次活动的期待,诉说了各自对本次联片教研活动的设想,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本次活动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聚焦课堂,有效落实年段目标。
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各位授课老师依托教研组围绕活动主题开始了精心备课与磨课。
【镜头延伸】思考:我们做了什么?还可以做什么?
40分钟的课堂教学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结束了,但关于这堂课的思考却在延续。八节课教学完毕,所有听课教师分组进行了研讨交流,每位教师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基于各自对教材的解读与理解,透过课堂中的师生教、学行为,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原因,谈了自己关于这节课的设想。
<语文组>课例《谈礼貌》(朱林 王俊)、《学棋》(朝阳 张文芳)
研讨发出的声音:王老师心中有目标,关注文体特征,从“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围绕观点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入手引入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安排紧凑,节奏明快,层次分明,朗读形式多样,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了“礼貌”的重要,注重课外延伸,积累了与礼貌相关的成语、名言。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方面还不应止步于浅层知道,应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篇章意识还不够,对文本的结构方式,表达方法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入浅出”,寻找更优质的教学策略……张老师紧扣目标,扎实地落实字、词、句的训练,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联系学生生活多样化地理解词语,形式活泼生动,若能在写字指导上留足时间,让学生动笔练一练,效果就更好了……
<数学组>课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花山 李爱平)《认识面积》(金城中心 陈淑芳)
研讨发出的声音:李老师创设有效情境,理解转化的含义及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设计多样性、层次性鲜明,注重学法引导,在此基础上,其实还可以再“放一放”,让学生自主地想一想,说一说,让他们真实地经历探究的过程。陈老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学习的过程中设计矛盾冲突,深化学生对面积的认识,若能让孩子再多一点尝试与运用,孩子也许会学得更生动些……
<英语组>课例《Unit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薛埠 陆双梅)《Unint6 Let’s go by taxi》(花山 戚筠)
研讨发出的声音:陆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后一段视频富有生活气息,点燃了学生写信的欲望,戚老师基于对年段目标的认真研读,对学情的准确判断,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整合听说读写,及时进行课堂反馈,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但是在教材的拓展上我们是否还可以做得更深入一点,让教学依托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把学生的视线拉得更远一点……
<音、美组>课例《小黑猪》(花山 贾秋婉)《我设计的车》(罗村 罗湘云)
研讨发出的声音:贾老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步呈现教学内容,设计新颖,有创意,让歌声插上了快乐的翅膀,若能合理地加上一些动作,再给小朋友多一点互动的机会,课堂也许更欢快。罗老师的教学目标设置恰当,教学思路清晰,课件运用有价值,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设计车,评价是否还可以再多元一些……
当四月的晚风徐徐吹来,风中似乎还带来了花草的香气,我们的老师依然沉浸在这种研讨的喜悦中,这样的联片教研,真实地营造了一种大家分担责任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氛围,架起了校际间互相沟通的桥梁,积极促进了优秀教学成果的转化,培养了教师间的良好合作精神,真好!
(文字撰写:杨美华 图片摄影:周俊 图文编辑:赵锁庆)
昨天访问: 3782 | 今天访问: 723 | 本月访问: 27157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7323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