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684次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研方式的不断改进及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小学各类自发组建的“草根”状态的“工作室”、学术研究小组等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应运而生并取得了积极成效,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了教育生态改造,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了解各类“工作室”等团队的运作情况,分享经验成果,2012年秋学期,研训中心进行了“草根”工作室专题调研并于1月9日举行了专题研讨交流活动,来自河滨小学的“知墨”等10个工作室领衔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各工作室(团队)撰写了书面交流材料,并就工作室(团队)基本情况介绍、工作进展及特色、经验与成果、困惑及建议等进行了专题交流。研训中心曹少华主任、周怡和负责人参加了交流和研讨活动。
通过交流和研讨,可以欣喜地发现我市学校中有一批发展良好的“草根”工作室。如华罗庚实验学校钱新民领衔的“儿童漫画作文”工作室,现有校内外成员10人,坚持以“做改变学生的研究”为团队建设宗旨,以课题为抓手,以课题课堂为阵地,积极尝试将漫画引入读写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智发展。他们深入农村小学,给孩子们上课,与老师们交流,得到了农村学校师生的称赞;河滨小学袁双龙领衔的“龙芯”工作室,以龙芯电脑互动教学为切入点,组建了多学科研修体,定期开展新技术学习与应用、学科整合等活动,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朝阳小学蒋守成校长领衔的“小学数学主题拓展研究”工作室,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方式的改进,在原有工作室的基础上,建设了新的研究团队,将“主题拓展教学”向“主题拓展课程”发展,其研究团队成员已经扩大到我市城乡7所小学,其研究成果也的得到了省市专家的高度肯定。
交流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发展不均衡。本次上报“草根”工作室信息并参加交流活动的都是小学,且主要集中于城区;一些工作室(团队)的建设缺乏目标,活动目的性、系统性等还不够,有的等同于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学校对“草根”工作室的支持力度还不够,绝大多数处于自生自灭、自由发展状态,工作室缺乏必要的专业引领和条件保障。
交流中,研训中心曹少华主任、周怡和副主任对各位“怀揣教育理想”和“深蕴研究情怀”的领衔人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提出了希望:一是作好引领。结合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开展活动,对工作室建设进行深度思考、适度拓展,作好专业引领;二是团队互助。立足本校,共学共研,互助互进;三是用好资源。工作室的研究要努力挖掘资源并用好资源,要与学校特色、课程基地建设、人文发展等有机结合。也可以加强与研训员的联系,多进行学科教学渗透,以寻求更扎实的支撑;四是提升品质。工作室的活动不能等同于教研组、备课组的“事务性”活动,应该体现教师在某一方面的研究特色,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突出并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例如蒋守成校长的工作室),提升工作室的品质;五是富有成效。工作室的研究及活动应扎根课堂、学科和专业,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课程建设。两位主任衷心希望大家通过工作室的研究活动,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老师。
昨天访问: 3782 | 今天访问: 35 | 本月访问: 2646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663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