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823次
——后阳小学教学常规暨小班化教育试点情况调研报告
4月12——13日,根据工作安排,市研训中心小学组研训员一行十余人,对后阳小学进行了为期二天的教学常规暨小班化教育试点调研。大家通过“听”(听课、听汇报),“看”(察看校园、查阅教师备课本、听课本和学生作业本),“测”(六年级数学和英语质量调研),“谈”(教师访谈、座谈)等形式对该校教学常规的建设与创新有了深刻的感受与全面的了解,对该校步入金坛市第一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充满信心,对该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等方面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一.完善制度,以人为本,优化管理
该校紧紧围绕“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两项重点工作,落实“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坚持“质量兴校,管理兴校”的办学思路,狠抓课堂管理,优化课堂结构,进行资源重组,健全教研体系,强化教学研究,规范教学行为,完善管理制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民主管理。教师都自觉依照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自己教学的行为。此举切实起到了督导、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全体老师的积极性,增加了老师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各项教学活动规范有序进行,教师教学行为不断改善,学生学科素养逐年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也逐步提高。
二.落实常规,细化考核,规范行为
教学常规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调研中发现,该校教学常规的执行比较规范。听校长介绍,该校教导处联手学校其他管理部门,坚持每月定期进行教学常规的调研,每月都有重点检查项目,旨在对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有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以调整以后的管理。形式除了参照市研训部门的调研形式外,还增设了学生访谈,并且规范了检查的评价体系,对每项检查都给出了明确的等第及评语。每次检查后及时对调研情况进行汇总,在周前会上进行了反馈,对常规执行较好的教师进行表扬,对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指出并进行分析,同时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个别交流,帮助教师逐步完善自己。从而让检查变成一种交流,提高了检查的实效性。
1.严抓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鼓励教师做个有思想的实践者
课前教学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该校非常重视对备课的指导和检查,要求教师重点备教法、学法和作业的设计等,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前再进行二次备课,从而使教学设计更能指导学生的学习。课后,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自我诊断,每节课要求写出课后的教学反思,并且指导教师从课堂具体的教学细节上进行理论性的反思,分析得与失,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2.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尤其是对于外来学生达60%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该校通过推门听课、挂牌听课、教研组研究听课、骨干示范课等形式,规范并引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尤其就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训练,如何呈现是灵活、新颖的训练形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这次调研所听的10余节课中不难发现,课堂中的训练开展的扎实有效,有较高的课堂目标达成度,课堂效率较高,数学等和英语学科尤其突出。
3.规范作业批改形式,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提高作业批改质量
作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佳反馈形式,为此,该校制定了《后阳小学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规范》,并在教研组内组织学习,让教师有规可循。同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选择性练习,精化作业,精心批改,倡导面批。该校为了提高作业批改质量,每学期初给教师发放了作业批改录,要求教师在作业批改中随时记录学生的典型错误,记录学生的作业发展动态,记载教师自主设计的作业,这样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指导,提高作业质量,调整教学,完善课堂。
4.教师研究课题的热情很高,课题研究稳步推进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该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学校一共申报了十一项课题,如今已经顺利结题八项,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现还有常州市级和金坛市级减负增效课题各一项。学校为教师研究课题搭建平台,并通过多项措施予以鼓励,如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就专门有课题研究的奖励性政策。访谈中感受到该校教师研究课题的热情很高,除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定期组织相应的研究活动,参与研究的教师也自发地上交一定的研究经费,以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科研引领,积极践行小班教育
4月13日 下午,调研组就后阳小学“小班化教育”论证座谈会学校校级领导、行政人员、教学骨干共9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中,周老师首先抛出了四个话题:小班化教育为什么会走入我们的视野?小班化教育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形态?后阳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具有哪些优势?你对小班化教育的开展存在哪些困惑?与会人员围绕话题,纷纷结合各自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联系教育教学实践,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展望了开展此项研究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清醒地认识到研究之路的艰辛;既满怀憧憬和向往,又深感责任和压力;既积极出谋划策,又畅谈心中困惑……现场气氛真挚而热烈。周老师代表调研组对大家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他对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提出了五点建议和要求:1、要建章立制,使参与研究的教师要明确责任和义务,享受权利,正常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研究工作迈上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2、要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改进研究策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做实、做细研究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等工作,从研究的角度看待、改进教育教学行为;3、要从管理角度,不断提炼管理经验、制度,善于吸收先进经验;4、课程的开发、整合、实施、评价等标准要具体实在,不能只停留在思考层面,要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思考和行为留下小班化教育研究留下探索的痕迹;5、要善于取得家长、社区、专家等的支持、帮助和引领,借助“外力”来为“我”服务。
四.探讨与建议
1.学校管理要从精细走向精致,从常态管理走向特色文化的建设。
调研中感受到该校的常规管理非常精细,考虑到了每个细节的指导与检查,从而保障了该校近几年来的教学质量都稳居农村小学的前列。但仅仅看重效益还远远不够,要更多的关注品质,即准确地谋划学校发展的定位,定位在特色与品位的发展。而管理只有在精致上做文章,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2.提升教学研究品味,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调研听课中发现,该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很朴实,训练很扎实,但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课后反思能力均有待提高。学校要更注重教研组建设的质量,积极引导教师自觉研究课堂、钻研教学业务的意识,从不断激发教师超越自我表现的角度,营造课堂文化、培育教研文化。教研组活动可以更有实效些,研讨氛围可以更为浓厚些,教材解读可以更深层次些,课堂训练要更灵活些,少些机械训练、多些思维碰撞,课前准备要更充分些,要更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在课堂上要多体现学科特点。
古人说,做事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而“滴水穿石”不仅需要明确的目标,更要有坚持不懈的实践。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是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提升学校品位。“今朝花胜去年好,料得明年花更红。”通过调研指导,相信后阳小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昨天访问: 3782 | 今天访问: 425 | 本月访问: 26859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702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