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049次
——市区域联片(南片)教研暨后阳小学2007—2010课题成果推进会活动侧记
2010年11月25日 ,艳阳高照。根据市教育研训中心工作计划,由后阳小学承办的以为:“课题研究源之课堂服务课堂提升课堂”的区域联片教研暨2007—2010课题成果推进活动成功举办。市教育局教育科、市教育研训中心的部分人员,市小学区域联片(南片)学校,特邀的常胜小学和朱林小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整个活动组织合理,精彩纷呈,亮点频出,令所有与会者耳目一新,大家为一所农村小学在课题研究之路上取得如此硕果叹为观止。最后,市研训中心陈文副主任精彩朴实生动的点评更是把活动推上了高潮。
本次活动由课题成果展示课,参观各课题成果展板,课题沙龙,主题讲座和专家点评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大家兵分三路,听评了由周琴老师,王霞老师,周天龙老师执教的紧紧围绕课题展示的成果推广课,通过听评课与会人员深深体会出农村小学的课题是从课堂教学中来,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去,用课堂教学来夯实课题研究,同时用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来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打造出高效课堂。
接着,大家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分别由各课题主持人精心设计的课题成果展板,这些展板呈现的不仅仅是各课题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更多的是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交流、研讨、收获、困惑……,所有参观者都觉得,该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了研究工作,业已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村小学课题研究之特色。
张云波老师主持的《课题研究伴我行》沙龙活动又一次引起大家的兴趣,是啊,一所地处农村,外来工子女占60%左右的的普通小学连续多年教学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在市局组织的各类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活动中尽现风采……怎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收获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科研故事、享受着科研幸福、倾诉着科研困惑、交流着科研心得。不知不觉中,我们是乎已经找到了刚才答案——课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师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探究者,思考者,学会思考,学会研讨,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纠正了教学中的错误或缺陷,极力打造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形成了以研促教,以教固研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是教导处冯熙琴主任作的题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学质量的新跨越》讲座,她用朴实的话语讲述着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大力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大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一个个故事。特别是对已经取得小学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的故事,引人入胜,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种现象每个学校都有,这批教师已经自我觉得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产生了很强的职业懈怠感,后阳小学的一大举措是:学校给中青年教师下发了这样一张三年规划、五年规划的规划表,这张表格其实是根据教师职称评定基本要求来制定的。这张表格上的每一项规定的内容,你都有相应的材料,那么,你就达到相应职称评定的要求,你就后资格参加职称评定了。我们下发表格后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表格内容“自摸家底”,看看自己欠缺在哪里,如果需要参加职称评定,奋斗的目标在哪里。人活在世上没有追求是很可悲的,反之教师对高一级职称的孜孜追求所产生出的变化和力量是惊人的!听完讲座,我们觉得:农村小学课题研究之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只有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寻求上级研训部门的支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强化科研意识,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到“日常化”课题研究实践中,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做好科研“大文章”,课题研究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最后,市研训中心陈文副主任作了热情高昂的发言,他高度赞扬了地处农村的后阳小学,开创了金坛农村学校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的先河,领导重视课题研究程度之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热情之火,学校得益于课题研究从而提升的教学质量和品味,学生徜徉在课题研究所带来的幸福,他们的研究课题源之课堂,服务课堂,提升课堂,来之课堂和实践课堂相辅相成。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阳小学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并提出:“课题研究究竟该给我们带来什么?”那就是:“三种意识: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三种精神:教育理解,教育的批判,教育的建构力;三种能力:会上课,会研究,会写作。”并提出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怎样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昨天访问: 2928 | 今天访问: 3136 | 本月访问: 25788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595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