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信息>> 文章
我市研训中心接受常州市局教研工作评估

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608次

2008年12月19-20日,市研训中心接受了常州市教育局的辖市(区)教研工作调研评估。评估组由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董林伟任组长,评估组成员包括常州市教研室单怀俊书记、武进教研室徐惠仁主任、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卫平校长、常州市丽华中学潘亮生副校长、常州市一中完利梅副校长、常州市教研室科研员王俊等七人。  

12月19日上午举行了评估工作汇报会。市教育局姚水虎副局长致辞并介绍了金坛教育、教研工作的总体发展情况,研训中心曹少华主任作了教研工作自评汇报,与会的研训中心党政领导解答了评估组的咨询;其后,评估组进行了现场察看、档案资料查阅等工作。

12月19日下午,评估组观摩了研训中心组织的“有效教研”主题沙龙活动,随后对研训员进行了个别访谈。  

12月20日上午,评估组抽取了我市3位中小学校级领导、3位中小学中层领导和3位一线教师分别进行了访谈。最后,董林伟主任代表评估组向教育局及研训中心领导进行了简要反馈。反馈意见认为,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是积极创新研训机制。2007年4月,金坛市为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整合了资源,成立了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率先在常州地区开始了“研训一体化”实践,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①构建了新的研究体系,明确了内部职责。逐步完善了教科研网络体系,逐步建立了以教学片为主体的校际合作教研机制。②不断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下发一系列文件,强调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修订并健全了教研室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断更新和完善。③建立了教科研基地。④建立了灵活多样的地区内及地区间交流机制并开展了积极的交流活动。⑤建立了教科研分管机制,开展了教师教育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对促进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⑥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内部活力,调动了广大教科研人员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⑦坚持开展理论学习与交流活动,促使研训员进一步增强了专业发展意识。  

二是着力打造研训队伍。①机构整合,职能扩展,人员配备比较齐全,教研机制完备。②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研训队伍及学科中心组,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③研训队伍的层次比较高,尤其是研训中心领导班子的学术荣誉层次处于全市前列,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④大力支持教研人员和教科研骨干的学术交流与业务进修等活动。⑤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训员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和教学实践。⑥借助网络平台促进教研发展。  

三是扎实开展研训工作。①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调研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切实加强了对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检测和监控。②结合实际,积极转变研训方式,“联片教研”、“跨校教研”蔚然成风,活跃了本市的教科研工作。③课题研究关注课程教学,贴近课改实际,注重过程管理并积极推广科研成果。④课程建设凸显成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方面,金坛已成为区域推进的典型代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⑤网络教研扩大受益面。⑥实行教研联系制度,推进工作的开展。⑦教师培养讲究实效。  

同时,评估组也根据调研评估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对“研训一体化”新体制下“研训一体化”的定位、“研”与“训”的关系、从“教研员”“研训员”的角色转换、研训员在区域内的专业引领作用以及学术威望的建立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作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以形成“研训一体化”的特色,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实现更大的发展和新的跨越。二是开展 “研训一体化”实验工作后,迫切需要教育局给予研训中心在制度上支持,在政策上倾斜,在经费上提供保障;要加大对研训员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支持,将其打造成各学科的领军人物。  

  

昨天访问: 2928  |  今天访问: 3158  |  本月访问: 25810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4597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