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0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6542次
2014年12月7日 至 12月11日 很荣幸地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的观摩活动,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全国性的活动,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学到了很多。
观摩了三天的小学音乐优质课赛课,想法颇多。脑海里经常会不停地浮现很多课的精彩片段,听课虽然挺累,但是还是感觉很兴奋,还是忍不住抓紧时间把听课心得记下来。
这次的课是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21节课,每一节课都汇聚了各省市无数音乐专家的智慧。每节课的课型特色分明,都注重了音乐性,用审美体验贯穿着始终。当然参赛的每一位老师个人素质都很强,他们能歌善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中有这样几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母鸡叫咯咯》
老师刚开始就身穿农场工作人员一样的衣服上场,非常抓人眼球,其次她开场用吉他伴奏来了一首自创歌曲,立刻把 全场 老师的注意力全转移到她身上。看得出该老师的个人素质非常高。课上,她紧紧的抓住了二年级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用农场和魔法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另外,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了在场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最让我敬佩的是她是短短的几分钟能让孩子吹出动听的乐音,并且能够给歌曲伴奏。在她身上真的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二、《喜歌》
课题对于学生来说很有新意,满族的歌曲,学生没接触过,很多东西都能提起学生兴趣的。老师的演唱和个人能力都很不错,但学生七八分钟了还没参与进来,整节课都有一种被牵着走的感觉,缺乏有效手段。整节课的内容感觉很多,好像每一个都讲的很浅,没能透彻。其实,我觉得单点、双点、快三点可以放前面作为身势练习,会一下子提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三、《打枣》
《打枣》是重庆市巴蜀小学的 马红磊 老师上的一堂欣赏课。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在“千课万人”活动中曾经看过他的一段才艺展示,很荣幸在这里又能听到他的课。感觉这是一位很出色的音 乐 老师,唢呐、功底了得,还会咔腔和口弦子。老师在开头以展示自己的特长乐器演奏开始,深深的吸引抓住了学生和观众。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很强,教学时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语言准确生动,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句话都有明确的指向,整堂课都在学生的体验,发现和表演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和学生都充满热情,因此学习效果非常好。
四、《打麦号子》
《打麦号子》是我们江苏省 冯星星 老师上的一堂歌唱课。早在江苏省优质课比赛的时候他就上过这节课,这次上课有了一些调整。不过,我还是认为他如果能像以前那样用歌声把孩子带入课堂,效果会更好。他的演唱表演功底很了得,课堂把控能力也很强,教学时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他能很好的抓住了劳动号子的音乐表现特点展开教学,以师领生和的方式、聆听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特点,熟悉歌曲旋律。又对比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到歌曲旋律发展特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在师生互动演唱中较快的学会了歌曲演唱。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课堂的后部分欣赏了号子演唱视频 和 老师现场演唱的不同风格的号子,效果好。整堂课他和学生都充满热情,学生也很轻松的掌握了歌曲的重难点。
另外我还结合我的课堂进行了一系列反思:
一、要关注音乐本体,注意学生发声的科学性和歌唱状态,这些都是音乐课中最本质的东西,需要我们老师时刻关注的。
二、要关注学生。
要帮助学生摆脱被动的局面,变为主动学习的本体。像律动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对音乐的感受,自己做自己的律动。而一些老师都是为了追求课堂的整齐有序而带领学生统一做律动。在音乐课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一些问题,不要永远让学生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其实可以是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课中探讨、一起寻找答案。
三、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对工作拥有满腔的热诚,还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独唱能力、独奏水平、舞蹈能力、丰富的乐理知识、音乐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等。不仅如此,还要自我更新,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创造出不同的新意。
每一届的音乐课评选活动是教师深入研究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做深入的思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40分钟的课堂更有效、高效。通过这次评选课活动,将有效地促进老师们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究热情,我们将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传承、创新,让孩子们真正获得走进音乐、融入音乐、体验音乐的乐趣。
昨天访问: 6726 | 今天访问: 219 | 本月访问: 38546 | 上月访问: 13774041 | 访问总数: 29975871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