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259次
本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3月11日 研训网发出通知,截止 3月31日 共收到全市32所小学161名教师的163份教学设计。
从活动的组织来看,大部分学校能认真对待,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布置、培训,数学老师人人参与,使评比活动成为一个提高教师研读教材水平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平台。但也有少部分学校或按分配名额指定少数教师参与,或缺乏校内交流评选的过程,导致稿件整体质量不高。
从内容的选择来看,此次提交的一百六十余份教学设计稿,不仅涉及常见的新授课、练习课,还有部分复习课和综合实践课。但讲评课、拓展课几乎没有,尤其是复习课的稿件质量不高。
从教学设计的质量来看,大部分老师能按规定体例撰写教学设计稿,教学目标制定恰当,学情分析到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设计丰富的、层次清晰的教学活动突破重难点。注重调整教师教的行为来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研讨。但一部分质量不高的稿件中也反映出一些共性的问题,整理如下:(1)教学目标制定不完整、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极少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只关注了知识和技能,忽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另一方面较普遍的是对知识技能目标在新授、练习、复习课中的不同程度缺乏清醒的认识。(2)教学重难点的展开过程不丰富,缺乏层次性。部分老师能较好地制定教学的重难点,但针对这些重点难点在课堂中如何紧扣学生的思维脉络设计相应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缺乏思考。或者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活动之后的反馈交流、总结归纳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稿中,这些活动往往一语带过,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学生可能的想法缺乏预设。(3)设计意图与教学过程不匹配。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教学过程简要地阐述设计意图,但很多设计意图大段地摘抄理论或空洞地罗列概念,而这些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难觅其踪或者缺乏具体教学过程的支撑。
4月3日 ,邀请部分学校骨干教师两人一组对所有教学设计稿件按内容分低、中、高年级进行了盲评,研训中心小数组又对初评的结果进行了复评。最终确定了一等奖16篇,二等奖27篇。详见公示: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