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教材 践行新课标——记常州市优秀教师小学科学城乡牵手第13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8-01-0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749次
.JPG)

12月20日,冬日里难得的阳光明媚,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在尧塘中心小学如期举行,来自牵手学校和部分区科学骨干教师一行13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基于对一年级新教材的思考,尧塘中心小学的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两节科学课。张若兰老师执教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张老师从“熊大熊二去旅行”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分别让学生观察鹅卵石和玻璃珠,发现它们的特点,从而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继而了解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问题层层递进,利于低年级同学的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制作人造物呢?张老师分别出示了木椅、毛衣和陶瓷碗三种物体并认识了它们的制作过程,让同学们明白了人造物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直接或间接用自然物制作出来的,最后,学生自己用自然物——树叶制作叶贴画,体验制作和学习的乐趣。整堂课趣味盎然,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张懿老师则带来了《暗箱里的秘密》一课,张懿老师别出心裁,以海盗寻宝引出暗箱的概念,让学生在角色代入中学习解暗箱的方法。在学生对暗箱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金属探测仪等工具解暗箱让学生认识到工具可以使解密更简单。最后,指导学生用听诊器测心跳,自己尝试使用工具解暗箱——我们的身体。让学生感受到解暗箱需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既有趣,又很有实用价值。
课后,殷芹老师和尹小燕老师分别就这两节课做出了精彩的点评,城乡牵手优秀教师 戴振华指出,对于低年级教学,我们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做到三个字:“动、静、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静,是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培养儿童静思、静想、静做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活,是要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明确问题导向,激活学生深层次的科学思维。
最后,区研训中心黄海燕 老师做了《我们和孩子的创新、创意和创造》的微讲座。黄老师先介绍了生活中的一些创意作品,如椅子书架、双座儿童推车、电瓶车挡风披风等,然后通过这些作品分析了它们的创新之处:减一减、添一添、换一换等。他鼓励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才会有富有创意的点子。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具备一些科学创造发明的意识和技能。
半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收获满满。大家的思考并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对低年级教学的思考,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