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希望,收获芬芳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2 浏览量:1875次
——小语教师(工作5年内)课堂教学调研(七)活动报道
三九严寒,冷风瑟瑟,阻挡不了金坛小语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018年 1月11日,金坛区小语教师第七次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在东城实验小学录播室举行,5年内小学语文教师4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为低年段专场,活动由朝阳小学徐璐老师执教的《春夏秋冬》拉开帷幕。徐老师声音优美动听,课堂伊始,由儿童诗《四季》导入,引出“扇面画”,随后与学生一起学习小诗《春》,春意盎然的景色被徐老师娓娓道来,流淌在孩子与听课老师心间。同样执教《春夏秋冬》的朱林小学的葛婧老师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揭题,接着由时光老人的四个孩子“春、夏、秋、冬”送来的礼物“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不露痕迹地进行过渡,重点抓住“吹”、“落”、“降”、“飘”四个动词,把它们讲透彻、讲详细。葛老师儿童化的语言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收获快乐。东城小学王梦婷老师执教的是《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作为一篇“科普童话”,王老师通过拓展迁徙、冬眠、备粮三种不同过冬方式的动物体现了其科学性;通过佩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体现了其趣味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气词的朗读,悟情感,体会出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关心,体现了其人文性。直溪小学的周云霞老师和西城小学的杨文娟老师执教的是《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两位老师均抓住了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特点,紧扣文本,以字词为抓手,以读文为主要任务,浅尝辄止,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随后,朱林小学的葛婧老师分享其磨课的经历,她的发言给在座新教师两点启发:要想让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既要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还需关注细节。接着,教师发展中心的陈老师要求参会老师从“”识字课和科普童话另种文体教什么?怎么教?”这一主题结合5堂课进行点评,听课老师进行了激烈的头脑风暴式的交流。评课时,有肯定,更有建议,你一言我一语,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能力在互动中提高,人人都在进步,个个都在成长。
最后,陈秋云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扬了在近期小语竞赛中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个体,并对大家后期的成长提出了要求。对两种文本的教学,陈老师指出,教材研读很重要,青年教师要有自己的思考,要能够在自我研读的基础上再去吸纳他人的智慧,正确解读教材是基础,当发现文本教学的密码后,教学的路径不止一条,至于如何衔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次,科普童话的科学知识要教准确,更需关注童话的特点,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感受童话的有趣和美好。
本次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为小语新教师们提供了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和共同提高的机会,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小语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基本功,使大家的教育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我区小语新教师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的道路上带领学生一路播种,收获芬芳。
(东城实验小学 高珊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