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年会在我区召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4 浏览量:1927次
2018年1月23日,一年一度的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年会在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召开,常州市教科院教研员王俊、孙美荣及各区教研员、教师共两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为深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提供方向性、技术性的思考,当天上午,我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课程推进组和课题研究组为活动提供了两节区域性展示研究课,西城实验小学杭静、东城实验小学周芳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探秘“生命”绳结》和《舌尖上的金坛——茶》;武进区宋佳老师提供了《你饿了么?》的录像课。教学展示活动后,三位老师就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的确定和过程方法指导等台前幕后的故事作了简单交流。杭静老师介绍自己的课重在感知绳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由鞋带结引出接绳结,指导绳结关乎生命安全,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习得方法,并运用于生活;采用魔术导课收课,激发兴趣,一头一尾,也让方法在初识—迁移—提升中潜移默化地内化,双线交织,十分巧妙。周芳老师带着孩子走上探寻家乡茶之旅,在闻茶、识茶、泡茶、创茶等环节中辨茶类、明茶礼、学泡法和会创新,激发为家乡特产作贡献的感情。宋佳老师围绕对食品外卖的认识、APP管理、支付方式等六个方面深入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回顾前期活动、分组展示、梳理记录、拓展延伸四大环节,发现生活是资源,热点问题也能做研究,发现外卖的利弊,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让教师成为引领者、实践者和帮助者,一起研究和成长。
随后,现场听课老师进行点评,肯定了三节课的亮点和创意,分析了出彩的环节和细节,认为师生在互动中始终伴随着方法指导,伴随着探究,伴随着趣味,伴随着技能,体现着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体现着课程学习的价值;教师的课程意识强,都很聪慧,善于利于各种生活资源,在绳结中觉出生命的苦味,在茶中觉出生活的雅味,在外卖中得到生存的品味。这三节课做到了无论是课内课外有形无形的设计,都体现着学而有趣,学而有法,学而有用,学而有味,让活动“真”起来,让生活“美”起来。
下午,章丽卫、赵璇、潘旭兰、徐锁平和徐青等五位获奖论文教师代表就活动领域统整、方法尝试、问题解决策略、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等话题为与会人员作论文撰写的现场交流,让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综合实践活动,埋下过多少探求的种子;点点滴滴的方法引领里,记录过多少成长渴求的足迹;务实细致地指导中,萌生出多少坚定的希望!
活动最后,教科院王俊博士就年会论文评审情况用“四个性”(问题性、方向性、真实性、操作性)和“三个化”(切口的精确化、表述的科学化、方法的系统化)进行了概括。他告诉老师们,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案例研究、数据的分析等方法去研究、突破。学会理事长钱新建老师用华罗庚的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大家共勉,希望坚守课程的老师们,去探寻综合实践活动本质,在实践上更勤一点,并乐在课程中。(潘菊萍)

